媒體人入慈濟 何日生別有體悟

人氣 131

【大紀元6月25日訊】)「因朋友之愛而接近慈濟,卻因凡夫習氣而躊躇排徊;然後受到上人的恩德感召,心生法喜再回歸慈濟,從此無怨無悔,不再離棄慈濟。」慈濟基金會發言人兼人文志業發展處主任何日生,在美國華府心靈饗宴講座中,自述從媒體人走入慈濟的歷程。他勉勵與會的八十餘位志工及朋友,唯有積極主動的愛人、助人,才能自我超越,自我度化。


慈濟發言人何日生在心靈饗宴講座上,自述媒體人入慈濟的心路歷程。

17日晚上7點半不到,慈濟華府分會維州會所已坐滿了人,前來聆聽何日生主講的心靈饗宴講座。與會除慈濟志工外,還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把握講座開始前短暫時間,請何日生在其著作「一念間:我所體悟的慈濟思惟」簽名留念。


何日生演講吸引不少志工及社會人士前往聆聽。

何日生畢業於美國南加大傳播管理學院,目前是慈濟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他曾經是台灣活躍的資深媒體人,擔任過中天、台視、超視新聞主播及製作人、中國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所主持的節目曾榮獲電視金鐘獎、行政院新聞局社會建設獎以及新聞局有線電視最佳新聞節目獎 ,2004年製作的「清水之愛」,更榮獲國際艾美獎,入選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何日生在講座中暢談他參與慈濟的因緣和多年來拔河式的進出慈濟過程。

何日生自幼出眾,辯才無礙,自視甚高;但不懂得接近別人,不善與人相處。為了求好專業上的表現,自許絕不參與政黨,也不歸屬宗教,更不見法師。可是第一次見到證嚴法師,卻緊張又歡喜,並且願意進入佛門,以法師為依歸,其中的因緣真的不可思議。 

1990年到美國加州深造,積極的參與加州各種慈濟活動,並以所長參與人文工作,創辦了慈濟世界雜誌。但是道心不堅,難耐人我是非而退轉。回臺後,相繼在各大電視台主持新聞節目及製做專輯,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得獎無數。

在功成名就、意氣風發的當下,何日生目睹媒體界的忽視專業、爭權奪利與險惡人心,因而重新思考人生規劃。2002年,證嚴法師再次問起個人的去從,何日生義無反顧,立刻決定回歸慈濟。這一段慈濟路上的迷途經歷,證嚴法師只當他是罹病的孩子,痊癒返家,這正是何日生所感受到的恩德。

在大愛電視台上班的頭三個月,沒有固定的辦公室,就連張桌椅都沒有。但是何日生並不介意,因為他是抱著一分歡喜心來的,做就對了,付出既無所求,當然就不生煩惱。

之後何日生開始製作骨髓移植的專題報導。證嚴法師希望他到全世界走一趟,採訪蒐集骨髓捐贈的工作資訊。從實際的工作中,何日生體會到全球慈濟人的可觀和偉大;從配對到捐髓,捐髓者受到的照顧與關懷,只有慈濟志工做得到。專輯完成之後,就到處說骨髓捐贈的故事及慈濟志工感人的故事。

何日生在花蓮精舍一待就是五年,從證嚴法師身上,他體會到用愛心與善意去面對對方,比較容易處理問題。例如證嚴法師見過一灘血後,就決定每天多做六雙嬰兒鞋以救助貧病窮人,而不是加以揭發批判。何日生說,批判就像刀斧,會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痕。

再例如慈濟師姊勸人不抽煙、不嚼檳榔,都是用愛心和體貼而非批評或責罵來處理,當抽煙或嚼檳榔的癮頭要來了,師姊們就會及時奉上糕餅、點心或水果,讓癮者無暇也不好意思再犯。何日生強調,用愛與善意來待人處事,就是修行的主要功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慈濟歲末祝福點心燈  26日舉行
慈濟搬新家
慈濟搬新家 人氣 1
慈濟賑災團於四川展開義診
鋼琴獨奏會 慶祝五月亞太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