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危房之痛

五嶽散人

人氣 2

【大紀元6月4日訊】四川汶川地震,好多學校沒有扛過來,甚至在周圍房子都沒有蹋的情況下,學校的房子先倒下了。即使有諸多理由來解釋這個現象,總是不禁讓人要問上一句:學校就是那個鐵定該倒的地方麼?

這個近乎「天問」的問題,在某種情況下有其他的途徑來證實。中廣網的一條新聞裡說,「河南泌陽縣下碑寺鄉羅莊小學幼兒班的34名孩子,一直在危房裡上課。房頂一有響聲,老師立即組織孩子撤出教室」。那情況描述起來是很可怕的,這些年紀幼小的孩子在一個學期中竟然撤出了上百次教室。如果我們不看事情好的那方面——比如增強學生的危機意識什麼的——就只能覺得這個事情未免太離譜了。

這樣的房子要是倒塌起來,估計就不用麻煩地震過來逞威了。地震是天災,天災總是不常見的,而人禍總是經常可以看見。到底是人禍更可怕,還是天災比較厲害,還真是很難說的事。天災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更大的新聞性,但人禍要是總這麼潤物細無聲的發生著,我看是比天災更可怕的。

總是有人強調,教育是我們立國之本、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關於這些完全正確的話,誰也是挑不出毛病。問題是這話說出來容易,真的到了付諸實現的時候,好像很多事情都要比我們的國本、未來重要。著名的教育研究者楊支柱先生曾經做過估算,我國的教育經費撥款所佔財政支出的比例,在全世界的範圍裡都算是排名靠後的。就是這麼點教育方面的財政預算,是連好多鄉村教師的工資都要拖欠。

關於這事我想說的都是大家全明白的常識:即使在我們還不能說很富裕的情況下,也要儘量多給孩子一些良好的教育條件,即使沒有能夠給他們一人一台電腦,至少也別給他們一間危房讓他們天天練習逃難的本事。這些常識就像好多地方官員所說的「國本」、「未來」一樣,從來都是我們知道的、最基本的東西。

至於說是不是能做到,我個人總是覺得沒有那麼樂觀。教育這東西說起來大家都重視,但畢竟是個見效長遠的活計,對於很多地方官員來說,修上一座很不錯的辦公樓是當前可見的利益,如果能弄一條景觀大道自然就更美啦,哪怕是在縣城中心弄個基本如同花壇的廣場,在城市面貌上也是可以加分的,年終總結的時候自然是功勞一筆。

而且就是想表現自己在教育方面的重視,也大可以弄個示範學校。這個投入是比較值得的,領導檢查的時候把這個面子學校端出去,怎麼也能博得一些讚賞。誰會去這麼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學參觀呢?

這些所有的項目都可能排在一個學校的危房改造或者重建前面,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上學成了一種勇敢者的遊戲——正經說吧,孩子或許還不知道這裡面的危險,但那些老師應該都是知道的。依然還在這裡堅持工作的老師們,你們應該得到最大的尊敬。

所以,這事的評論裡沒有什麼普通人不能想明白的地方,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請這些地方的有關機構按照他們平時在主席台上說的話去做也就是了。國家已經下了文件要徹底檢查學校的校舍,也下了文件要求縮減辦公經費5%來支援四川災區的重建。我個人以為,不妨再從各地政府的招待費裡節省5%出來,估計也就足以把所有學校的危房改造一遍了。要知道,每年各地的招待費用,可是能建一座三峽大壩的,從牙縫裡漏點油水出來,想必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川震災區野生動物外逃 一隻老虎被斃
川震後入廢墟偷2萬塊 竊賊被重判7年
疑涉賣陋屋詐原住民  特偵組搜索兩公司
六四燭光晚會八時展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