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首例/海洋性鏈球菌 綠島魚群暴斃元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台東綠島海灘去年底出現大魚集體暴斃,引發各界矚目,經過長達五個月調查,確定魚群是遭鏈球菌傳染致死;罕見的是,這種人畜共通的病菌,以往只在封閉式的養殖魚塭出現,這次卻發生在開放性海域,成為全球首例,肇因更形撲朔迷離。

去年12月底,綠島北部的中寮鄉海灘陸續浮現大批死魚,許多民眾先是興奮撿食,但高峰期延續兩週以上,海灘魚屍累積達上千公斤,當地漁民驚覺異常,緊急將死魚送往農委會水試所、清大、國研院海科中心等單位化驗,陸續排除毒魚、電魚、寒害、天氣異常、海水鹽分變化等常見因素。

歷經五個月、十多個單位追蹤,屏東科大及中研院近日找出魚群死因,經由最先進的pcr分生菌種檢測,證實是大規模海洋性鏈球菌感染。

中研院副研究員鄭明修指出,十七個送檢的死魚樣本中,剔除腐爛無法檢驗的七個樣本,其餘都驗出海洋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 )感染,魚體解剖都可見到內臟出血、腹水、腎、脾與肝腫大。

過去美、日、台、澳都曾傳出鏈球菌疫情,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近年也開始流行。奇怪的是,這病菌多出現在低鹽度(千分之二以下 )的海河交界處,過去均在高水溫季節及封閉性的沿海養殖魚塭發生,從未在類似綠島的開放性珊瑚礁海域出現大規模感染,且發生在低溫冬季,死的又多是一公斤以上的大魚。

推測船隻拋爛魚 爭食引發感染

專家推論,可能是路過的船隻海拋腐爛或罹病漁獲,因魚群爭食感染擴大,大魚吃的量較大而致死,因群聚感染而大量死亡,直到兩週後海洋逐漸稀釋才消退。

鄭明修指出,事件發生確切原因還須進一步查證,但人為疏失可能性頗高,需加強宣導民眾不能隨意拋棄病魚或內臟,以免污染海洋。

感染高峰已過 仍需持續追蹤

目前感染高峰期已過,魚群不再死亡,近日潛水調查顯示,對近海的珊瑚覆蓋率、底棲生物與魚類影響有限,曾食用這批死魚的當地居民所幸未傳出感染;但死魚可能是從外海隨著冬季東北季風漂上海灘,對外海的魚類群聚是否還有負面影響,還需持續追蹤。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