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首例/海洋性链球菌 绿岛鱼群暴毙元凶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台东绿岛海滩去年底出现大鱼集体暴毙,引发各界瞩目,经过长达五个月调查,确定鱼群是遭链球菌传染致死;罕见的是,这种人畜共通的病菌,以往只在封闭式的养殖鱼塭出现,这次却发生在开放性海域,成为全球首例,肇因更形扑朔迷离。

去年12月底,绿岛北部的中寮乡海滩陆续浮现大批死鱼,许多民众先是兴奋捡食,但高峰期延续两周以上,海滩鱼尸累积达上千公斤,当地渔民惊觉异常,紧急将死鱼送往农委会水试所、清大、国研院海科中心等单位化验,陆续排除毒鱼、电鱼、寒害、天气异常、海水盐分变化等常见因素。

历经五个月、十多个单位追踪,屏东科大及中研院近日找出鱼群死因,经由最先进的pcr分生菌种检测,证实是大规模海洋性链球菌感染。

中研院副研究员郑明修指出,十七个送检的死鱼样本中,剔除腐烂无法检验的七个样本,其余都验出海洋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 )感染,鱼体解剖都可见到内脏出血、腹水、肾、脾与肝肿大。

过去美、日、台、澳都曾传出链球菌疫情,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近年也开始流行。奇怪的是,这病菌多出现在低盐度(千分之二以下 )的海河交界处,过去均在高水温季节及封闭性的沿海养殖鱼塭发生,从未在类似绿岛的开放性珊瑚礁海域出现大规模感染,且发生在低温冬季,死的又多是一公斤以上的大鱼。

推测船只抛烂鱼 争食引发感染

专家推论,可能是路过的船只海抛腐烂或罹病渔获,因鱼群争食感染扩大,大鱼吃的量较大而致死,因群聚感染而大量死亡,直到两周后海洋逐渐稀释才消退。

郑明修指出,事件发生确切原因还须进一步查证,但人为疏失可能性颇高,需加强宣导民众不能随意抛弃病鱼或内脏,以免污染海洋。

感染高峰已过 仍需持续追踪

目前感染高峰期已过,鱼群不再死亡,近日潜水调查显示,对近海的珊瑚覆盖率、底栖生物与鱼类影响有限,曾食用这批死鱼的当地居民所幸未传出感染;但死鱼可能是从外海随着冬季东北季风漂上海滩,对外海的鱼类群聚是否还有负面影响,还需持续追踪。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