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一倒塌校舍建築商 承認自己蓋了危樓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6月9日訊】地震過後,甚邡市洛水中學兩棟同時建造的教學樓命運迥異。一棟瞬時成為廢墟並致505名師生傷亡,另一棟卻巋然屹立。倒塌教學樓的建築商坦言,在建設過程中,曾因質量原因被勒令停工,完工驗收合格也是「找人辦的」。

中學校舍倒塌505人傷亡

汶川特大地震災害過後,甚邡市洛水中學校園內兩棟同時建造的教學樓命運迥異。

一棟瞬時成為廢墟並致505名師生傷亡,另一棟卻巋然屹立。

倒塌教學樓的建築商坦言,該樓在建設過程中,曾因質量原因被勒令停工,完工驗收時又被教育局鑑定為危樓。但後來教學樓之所以驗收合格,是他「找人辦的」。

現場勘察「又是一座沒有構架柱的教學樓」

5月30日上午,四川甚邡市洛水中學校園內,來自該鎮下院村一組的青世明又抱著女兒的遺像來到學校。

他與諸多遇難學生家長一樣,追問著同一個問題:為甚麼同年建成的兩棟樓房,一棟仍屹立在校園內,而另一棟卻成為廢墟?

甚邡市教育局統計數字顯示,截至5月28日,洛水中學這棟四層的教學樓垮塌,共造成505名師生傷亡。

5月28日上午,兩位手拿電鑽等工具的工作人員來到洛水中學坍塌的教學樓廢墟上。

「你們是哪個單位的?是不是為倒塌的教學樓取樣來了?」青世明的問題,引起幾位家長的興趣。「上面有要求,不讓透露我們的單位名稱,我們只是奉命取樣。」工作人員回答。

家長們很不理解,大聲質問:「為甚麼不透露單位名稱?我們怎樣得到檢測結果?」“我們是四川禾力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忙說。該公司另一組取樣人員,正在對綿竹市幾所學校的建築廢墟進行取樣。隨著機器的轉動,一個個標本從大梁中取出,他們在樣本上標注上日期和地址等信息。

但所有這些並沒給遇難學生家長帶來希望,他們認為,這棟倒塌的教學樓原本就是危樓,校方也很清楚。他們的觀點是:檢測沒有甚麼意義,只有找到當時的圖紙,事故原因才會一目瞭然。

事實上,早在5月26日下午,著手調查學校教學樓倒塌原因的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的3名專家就曾在現場致電甚邡市相關部門,詢問該教學樓的設計圖紙是否入檔,能否調出來,但對方回答稱:「時間太久,設計圖紙很難找到。」

經過現場勘察,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陳正祥得出的結論是:「又是一個沒有構架柱的教學樓!」

工人追憶建到二層時曾被責令停工

5月12日汶川地震那天下午,洛水鎮永興村五組45歲的王曉民(化名)正在銀川一建築工地打工。當天晚上,王曉民接到家裏電話稱,洛水中學教學樓垮塌,不少學生被砸死。「當時我馬上就想到,洛水中學靠門口那棟四層教學樓肯定已不復存在。」王曉民說。他的猜測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年他曾參與這棟教學樓的建設,建成後就被上級有關部門鑑定為不合格。

該樓是1986年南元村村民劉新平承包建設的,王曉民負責教學樓的大梁、圈梁的澆築工作。「當時認為老闆所購買的鋼筋有質量問題,原因是鋼筋不規則,邊緣還有不少小坑窪。」王曉民擔心,建設四層的教學樓,用這樣的鋼筋不會通過上級職能部門的驗收。

教學樓的質量問題也引起該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當該樓建到二層時,曾被責令停工。時任該校驗收小組的潘老師也證實了王曉民的說法。

「上級來人對教學樓的大梁、立柱進行試壓檢測,結論是大梁與立柱受壓力不夠。停工一週後,建築商將一根大梁敲掉後,又重新澆築了一根,具體以後為甚麼又開工了,我就不清楚了。」潘老師說。

停工期間,王曉民並沒離開學校的建築工地,因為同期並排建設的還有一棟五層教學樓,即經過地震後仍屹立的那棟教學樓,該樓是一位叫周現財的建築商所建。

王曉民到了周現財的工地,仍然負責大梁的澆築工作,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現財把關很嚴,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都是經過正規渠道購進的,這也是當時工地工人們的共識。」

建築商坦言「找人才把教學樓驗收合格」

6月2日下午,商報記者與劉新平取得了聯繫,談到這幾年家境貧窮狀況,他回憶起22年前承包洛水中學教學樓之事。

1986年,洛水中學要建教學樓,他通過關係承包到了一棟四層教學樓,總造價264000元。他既沒有施工資質,工程也沒人監理,那是他第一次承包這樣的工程。隨後,他在鄰村找了20多個泥水匠就開工了。

「工程是大包(包工包料),所有建築材料都是自己從一些商戶處賒來的;等建到第二層時,教育局來人檢測說大梁不合格,讓我翻工,我只好將大梁敲掉重新澆築,為了這個大梁,工程拖延個把月,最後算賬時我賠了6萬多元……」

劉新平說,「最後大樓竣工被教育局鑑定為危樓」後,他自己找人驗收,把教學樓鑑定為合格。問及當時他找的是哪個單位驗收,劉新平稱「已不曉得了」。

洛水鎮政府現年58歲的調研員蔡華富說,當年洛水中學建教學樓時,他任該鎮黨委副書記。他算了一筆賬,每間教室按80平方米計算,16個教學班總造價264000元。每平方米造價約為206元,還沒有施工監理。

蔡華富說:「這樣低的造價,劉新平還想賺一筆,咋能保證這棟樓的質量,咋能保證地震時師生的人身安全?」

校方表態從未發現教學樓有質量問題

遇難學生的家長們稱,這幾年,現任校長李長露以該樓屬危房為由,曾5次向當地教育局反映此事,一直沒引起當地教育部門重視。記者找到李長露求證時,他稱自己太忙,把一位姓馬的副校長的手機號碼給了記者,而馬校長又推給該校總務處彭主任,並聲明「彭主任最清楚此事」。

彭主任解釋說,他在該校任職16年來,每年校方都要對教學樓進行安全檢查,從沒發現那棟四層教學樓有安全隱患。

「家長所說校長5次向上級教育部門反映危房之事不屬實,我們從沒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過此事。」彭主任說。對同時建的兩棟教學樓,一棟轟然倒塌,而另一棟卻屹立不倒的反差,彭主任分析說,那棟五層教學樓的房間寬度要比那棟四層教學樓的房間寬度窄近一米,相比之下立柱多,支撐點多,其穩定性增強;另一主要原因是,沒倒的教學樓的廁所都是橡膠頂,地震時不容易撕裂。

在該校任教三年的高三(9)班班主任黃流彪說,平時不知道該樓是危樓,只是學生大掃除時,上一層如果灑水,經常會將下一層學生的書本淋濕。

政府承諾檢測結果會及時向社會公佈

6月1日,甚邡市教育局副局長、黨委書記陳其文說,因建設時間相隔太長,當時負責洛水中學兩棟教學樓驗收工作的人員還沒找到,他們曾到建設局找當時的驗收報告,也是無果。針對家長們所說的「洛水中學校長曾多次向教育局反映教學樓屬危房之事」,他稱自己「不清楚」。

記者在調查洛水中學教學樓垮塌事故時,綿竹市五福鎮富新二小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該校一棟三層教學樓在地震中轟然垮塌,127名小學生當場殞命。

6月1日上午,德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金明接受商報記者採訪時說:「倒塌的教學樓建設時間大都已長達20多年,不能草率地下結論,我們必須以科學為依據。目前,專家組正在加班加點進行現場取樣工作,至於何時調查結束,還得看他們的實際進展情況。」

張金明承諾:「專家組評估檢測結果出來後,我們還要找更高一級的專家,對他們的結論還要進一步評估。結果出來後,我們會及時向社會公佈,對涉及事故的責任人將依法嚴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廖祖笙:溫總理好像遭綁架了
馬來僑胞親赴四川救助災民
嘉義國中教學大樓落成
請余秋雨將「含淚勸告」調轉一個方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