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訂定美軍撤離時間 伊拉克領袖面臨兩難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歐巴馬最近一再援引伊拉克領袖的談話,來支持他所提限期撤回駐伊美軍的競選政見。但是分析家指出,伊拉克領袖正因美軍而面臨兩難,歐巴馬在稍後訪問巴格達時不太可能聽到伊拉克政府堅持要求訂定撤軍時間。

歐巴馬引述的主要聲明,是伊拉克總理馬里奇七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阿拉伯國家大使發表的演說。

根據馬里奇辦公室發布的書面演說稿,這位總理表示,與美國有關自明年起規範美軍地位協定的談判,方向是就他們的撤退,或是他們的「撤離時間表」達成一項諒解備忘錄。

此一談話立即受到新聞媒體的廣泛報導,也引起歐巴馬等人的注意。

分析家指出,唯一的問題是這並非馬里奇實際所說的話。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聽到的馬里奇演說錄音,這位總理並未使用「撤離」這個字。他實際上說的是:談判的「方向是就他們的撤退,或是規劃他們的留駐達成一項諒解備忘錄」。

馬里奇的辦公室在發布他的演說稿時,以「他們的撤離時間表」取代了「規劃他們的留駐」。

伊拉克總理辦公室在英國廣播公司查詢時並未對兩者顯然大不相同提出任何解釋,不過一位官員說,馬里奇的演說內容仍以該辦公室發布的書面稿為準。

分析家表示,伊拉克國家安全顧問魯貝伊八日在會晤什葉派大教長希斯塔尼後立即發表的談話,更加深了伊拉克政府已對美軍撤離改採強硬態度的印象。

媒體引述魯貝伊當時的談話說,伊拉克不會接受未明訂美軍完全撤離期限的任何協議。

但在隨後的談話中,魯貝伊不再直率要求訂定美軍撤離時間表。他說,伊拉克與美國談判的焦點是就「時間範圍,而非特定日期」達成協議。他又說,美軍撤離的時機將決定於伊拉克部隊的戰備情況。

分析家指出,此一令人混淆的情況反映出伊拉克政府領袖面臨的兩難。

在一方面,許多伊拉克領袖,特別是什葉派政界人士,面對的是將美軍視為問題而非解決辦法的民眾。

由於伊拉克即將在十月間進行省級選舉,他們可能會被激進什葉派教士薩德的追隨者等更為好戰的分子擊敗。薩德要求美軍現在就撤離,也反對談判美軍繼續留駐的任何協議。

但是馬里奇政府深切了解,伊拉克安全部隊還無法獨自面對眼前的兩大挑戰:伊拉克蓋達組織領導的遜尼派激進分子和其他叛亂團體,以及好戰的什葉派民兵。

分析家表示,儘管伊拉克境內的暴力已在去年美國增兵後顯著減緩,每個月仍有數以百計伊拉克平民在暴力中喪生。叛亂團體與什葉派民兵都會等待美軍撤離後再捲土重來。

因此,明知在伊拉克部隊真正能夠獨立作戰之前,自己的政治前途唯有仰賴美國支持的伊拉克領袖,才會發表態度曖昧的聲明。

各種跡象顯示,目前美國與伊拉克談判的焦點不是美軍完全撤離的時間表,而是美軍如何逐步撤離伊拉克城市和退出前線,並以扮演提供後勤、火力與空中支援的角色為主。

了解談判情況的一位美國官員說:「關於實質問題,雙方之間沒有太大差距。美軍會在伊拉克部隊準備接下安全責任時離去,但是他們(伊拉克領袖)需要得到他們需要的。」

這位官員又說:「這就是政治。他們需要我們的支持,但是他們也需要向國內民眾顯示(伊拉克)朝向主權完整已有進展。」

分析家指出,伊拉克人眼中的主權問題,尤其是美國要求軍事行動自由以及美軍不受伊拉克法律起訴的豁免權等項目,一直是雙方談判的絆腳石。

美國官員坦承,華府原先指望在本月談判完成的美軍地位協定,到頭來也許只會是在今年底聯合國授權屆滿後賦予繼續留駐的美軍某種法律地位的一項議定書或是諒解備忘錄。

分析家說,毫無疑問的是,伊拉克領袖會繼續發表曖昧的聲明,美國總統參選人也會繼續作對自己有利的解讀,但是預料歐巴馬在本月稍後訪問巴格達時,他不太可能發現伊拉克政府如他所想的堅定要求訂定美軍撤離時間表。

相關新聞
美軍阿富汗空襲 47平民被炸死
台駐美代表處:八項軍購案都在國務院待審
台美軍售議題  藍營有信心綠營要馬負責
伊朗稱若遭攻擊  將反擊波灣32處美軍基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