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承認開幕式遇大雨無招可施

人氣 9

【大紀元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百鳴綜合報導)隨著奧運的臨近,開幕式的天氣日益成為中國民眾的熱門話題。

中國氣象局表示,奧運期間,據北京30多年歷史資料統計分析表明,8月8日的北京全天降雨概率為47%,日平均氣溫為25.6℃,日平均最高氣溫為30.3℃。鳥巢全天降雨概率為41%,開幕式前準備階段、開幕式前演出階段、開幕式階段的降水概率分別為19%、13%和25%。開幕當日,出現6種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為6%,包括,高溫、雷電、大風、冰雹以及大霧,這些是主要的氣象災害、風險源。如果夏天突發暴雨、強降水,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還需要防範城市積澇影響交通。

但是,今年以來,中國不斷出現的冰雪災、颱風提前登陸、華南洪澇災害等百年一遇的反常天氣,又讓人對歷史氣象數據產生了信心動搖。

有關專家指出,人們不要混淆概念,概率是根據過去的數據算出的可能性大小,不是氣象預報,到那天怎樣,就是會是怎樣,這不是人能控制的。

催雨減量成為主要手段

八月是北京的主汛期,如何面對源源不斷雨水。據悉,目前,催雨減量成為主要手段。對於中國氣象部門而言,人工催雨是多年來運用的人工氣象手段,在不少經常需要抗旱的地方,連縣一級的氣象人員都能熟練運用,準確實施。

據介紹,奧運天氣策略只能是想辦法讓別的地方多下雨,在奧運前多下雨,以達到奧運時沒雨可下。

以廣東為例,前幾年連續遭遇乾旱,當雨帶雲團經過境內的時候,各地的氣象部門紛紛實施人工催雨,向天取水。但是,當前湖北持續旱情,人畜飲水困難,也未見催雨成功。外界稱這種催雨減量戰略是跟著感覺走的心理安慰。

現場消大雨不可能

北京市氣象台台長郭虎表示,對於4小時的奧運會開幕式,「即便只是兩三毫米的小雨也會使沒有任何防備的開幕式工作人員、觀眾以及準備觀看開幕式演出的各國運動員受到影響。」

但是針對人們寄於厚望的人工消雲減雨的應急措施,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陳振林在中國氣象自然災害預報新聞發佈會上透露,「遇到小範圍或是比較弱的降水雲系,實施人工影響作業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大的雲系,比如北上颱風過來或者有強暴雨,人工消雲減雨的技術,就無法有效防禦,它的效果就不是那麼明顯。」

對此,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於新文說:「不能把人工影響天氣的手段,作為保證奧運會,特別是8月8日8時開幕式唯一的手段,或者是最為有力的手段。」
 
他說,人工影響天氣處於實驗和研究階段,所以它只能對一些小範圍的,比如像毛毛雨那類的天氣,可以影響一下。但對傾盆大雨,估計沒法影響。

只有加強氣象預報

國際奧委會提出要求,即要求奧運會場館要提前72個小時作出預報,「現在這項能力我們已經具備了。」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陳振林表示,針對賽事,在北京31個比賽場館,將每三小時提供天氣預報,對於個別對天氣情況要求更高的體育項目,將需要每小時提供精準的天氣預報。

但是,陳振林同時指出,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北京的降水分佈非常不均勻,在某一天同一時間,即使在城區的某地降雨非常大,另一地方可能根本沒有降雨,對這種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難度也非常大。

廣東接棒15屆多哈亞運會目睹不測風雲


廣東接棒15屆多哈亞運會目睹不測風雲(網路截圖)

2006年12月卡塔爾主辦的第15屆多哈亞運會後,廣州市接過棒將籌辦2010年的第16屆亞運會,但是無法控制的傾盆大雨的一幕幕讓中方感受到什麼是不測風雲。

亞運會開幕前,有媒體詢問籌委會如果開幕式當天下雨怎麼辦,但籌委會認為「可能性不大」。可是天不從人願,平均一年只下8場雨的多哈在12月1日突降42年來最大的傾盆暴雨,開幕式成了落湯雞,很多空中表演項目都被迫取消。

這是籌委會始料未及的,亞運期間多哈幾乎都是溼冷的天氣,在比賽期間下的總雨量超過卡塔爾全國四十四年來的降雨總和,多少影響比賽的品質,例如不少室外運動如棒球、網球的賽程都受到天雨影響。

但是,雨對沙漠人來說是大好事,卡塔爾人認為多雨是沙漠對朋友最熱烈的歡迎,他們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由於鳥巢沒蓋,雨對北京奧運開幕儀的嚴重性幾乎是滅頂之災。有網民建議,官方應該在天壇搞避雨祭天儀式,倘若按現在戰天鬥地的風格,又背著全國人民的纍纍冤債,難講不會有一場世紀大風暴光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因應污染 日奧運團自備防塵口罩
中國過渡政府關於中共賣國行徑的進一步聲明
「鳳凰」颱風襲閩浙 轉移71萬人
投書:見不得人的「奧火」傳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