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開放不表示鼓勵台商到大陸投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鄭靜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昨天下午表示,過去2個多月政府在兩岸政策上的鬆綁,獲得外商與台商的認同。但他也澄清,開放不代表鼓勵台商到大陸投資,只是補足台灣與國際接軌中原先欠缺的一塊,提供台商更自由、更方便的投資環境。

馬英九表示,不過2個多月的時間,陸委會與海基會就讓停頓10年的協商得以恢復,達成週末包機與大陸觀光客來台兩項協議,並完成實施7年之久的小三通全面擴大,以及縣市首長得以在地方自治條例許可下前往大陸參訪。

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也引起國際的高度重視,包括美國、日本、大陸與東南亞各國都舉辦許多研討會,討論兩岸發展與對該地區的衝擊。

馬英九引述日前在夏威夷舉辦的一場會議為例表示,這場會議因為有美、中、台三方專家學者與會,是類似二軌的會議。在這場會議上,美國學者表示,兩岸近來的發展是「台海穩定和平架構的開始」,影響是「巨大的(enormous)」。

馬英九表示,外界不應該小看這樣的成就,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很大很大的變化」。許多外國商會也向他表示,對於政府總算完成協議,也在兩岸政策上逐步開放表示十分認同。

馬英九表示,新政府上任兩個多月以來,做了許多政策鬆綁的措施,例如對大陸投資上限放寬到60%、開放投資香港H股或大陸紅籌股,對投資海外基金中間有大陸的股份,從原來的0.4%調升到10%,就是希望把流到國外的資金吸引回台灣來,這個資金的數量非常龐大,估計將近有4到5兆之多。

馬英九特別澄清,政府這一連串的政策鬆綁並不是主要是針對大陸,而是過去的8年,就只有大陸這塊沒有鬆綁。他指出,過去所採取的鎖國的作法比較嚴重,所以政府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多,但是,政府的目的並不是鼓勵廠商到大陸去投資,而是補足台灣在國際化與國際接軌中原先所欠缺的一塊,提供台外商更自由、更方便的投資環境,讓外商與台商有更大的揮灑空間。

廠商該到什麼地方去投資,他本身比政府還要清楚,重點是政府讓他有一個可以自由做決定的環境,不要因為政策的限制而使他猶豫不決,或者是徬徨瞻顧。

他強調,「其實很多台商告訴我們,你放寬管制,他覺得有利,自然會回來,我覺得這才是最好的策略」。(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