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報告:單憑軍事武力無法擊敗蓋達組織

標籤:

【大紀元7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伊拉克部隊與美軍二十九日在動盪不安的迪雅拉省展開掃蕩伊拉克蓋達組織的行動。在此同時,傳出伊拉克蓋達組織首領最近已轉往阿富汗的說法。但是著名的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指出,少仰仗武力而多依賴警方與情報鏟除其領導幹部,美國才能擊敗這個恐怖組織。

自二零零三年伊戰以來,位於巴格達與伊朗之間的迪雅拉省一直是美軍與伊拉克部隊最難控制的地區之一。

迪雅拉省省會巴古拜已多次遭到女性發動的自殺炸彈攻擊,十五日至少又有二十八人在兩次自殺炸彈攻擊中喪生。

伊拉克部隊指揮官蓋登在宣布展開迪雅拉掃蕩行動時說,美伊部隊的目標是清除當地的伊拉克蓋達組織與其他叛亂分子。

駐伊美軍發表聲明說,由五萬名伊拉克部隊帶頭進行的「這項行動,目標是在迪雅拉搜尋並摧毀犯罪分子與恐怖分子的威脅,並且除去週邊地區的走私通道」。

在此同時,伊拉克情報官員阿布杜拉指出,伊拉克蓋達組織首領馬士禮和兩名外國戰士已在六月中旬越界進入伊朗。

該組織在法魯賈的首領告訴「華盛頓郵報」特派員,馬士禮已由伊朗轉往阿富汗,並且指派二零零三年抵達伊拉克的一名幹部代為領導伊拉克蓋達組織。

此外,美國官員表示,已有跡象顯示,在伊拉克遭到重挫的蓋達組織正指示新召募的成員,前往他們似乎已有斬獲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

駐伊美軍高級情報官凱勒准將說:「我們確信蓋達組織正在重新評估繼續在伊拉克作戰的可行性。」但是他說,蓋達是否指示新召募的成員轉往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仍有待查證」,美國官員也沒有伊拉克蓋達組織首領已前往阿富汗的證據。

美國官員最近指出,咸信是由外國人領導的伊拉克蓋達組織早已不是伊拉克最危險的叛亂團體,甚至該組織的若干領導幹部也承認,他們的實力已在過去一年嚴重減弱。

一位資深美國情報分析家說,目前進入伊拉克的外國戰士已由去年夏天的一個月大約一百一十人減至二十人左右。今年稍早,每個月還有多達五十名外國戰士抵達伊拉克。

然而,美國聯邦資助的蘭德公司在一份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如果少仰仗武力而多依賴警方與情報鏟除蓋達組織的領導階層,美國就能擊敗這個恐怖組織,「必須牢記的是,恐怖組織無法在一夜之間清除。」

報告又說,美國或其他國家應當把軍事武力保留來弭平裝備與組織良好的大規模叛亂活動,美國官員也應當改以「反恐怖主義」取代「反恐戰」這個名詞。

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瓊斯說:「恐怖分子應當被形容為罪犯,而不是聖戰士,我們的分析也顯示,恐怖主義是無法在戰場上解決的。美國已有擊敗蓋達組織的工具,只是需要改變戰略。」

包括英國與澳大利亞的幾乎每一個美國盟邦,都不再將掃除由歐薩瑪.賓拉登領導須對二零零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負責的蓋達組織的行動稱為「反恐戰」。

這份蘭德報告說,蓋達組織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前後都是個「強有力的組織」,目標是團結全球穆斯林對美國及其盟邦作戰、推翻對西方友好的中東國家政府、並且建立一個泛伊斯蘭國家。

在分析一九六八年至二零零六年存在的六百四十八個恐怖組織後,這份研究報告發現,百分之四十三的這種團體在轉而參與政治過程後結束,大約百分之四十是在情治單位逮捕或擊斃重要領導人後結束。

瓊斯指出,由警方終結恐怖組織尤其有效,因為他們常駐各城市,有助於蒐集情資。

這份報告又說,相反的,動用軍事武力有效終結的恐怖組織只占百分之七。

瓊斯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說:「即使在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對付蓋達組織已有一些成效,軍方也只是扮演支援或代理人的角色。大部分的行動都是情報單位、警方、或是當地部隊採取的。」

這位蘭德公司政治分析家說:「我們不是在說軍方不應當參與其事,但除非是弭平大型的叛亂活動,軍事武力不應用來作為打擊恐怖組織的先鋒。」

相關新聞
蓋達承認襲擊丹麥大使館
英極機密文件留置列車上  倫敦警方展開調查
英火車發現政府絕密文件
情報官員:蓋達組織計畫在丹麥發動攻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