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訪民冒死到港 逃避中共奧運追捕

【大紀元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李真香港報導)國際特赦7月28日發表了奧運前最後一個關於中國人權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共沒有履行它在申辯奧運時所作出的改善人權的承諾。報告發表同一天,中共外交部指責該組織「戴有色眼鏡」,並指報告中提出的個案都是獨立個案而非普遍現象。然而,就在中共的指責出來的第二天,6位上海上訪民眾為了躲避公安的追捕,冒著生命危險,到香港來訴說她們的苦況。她們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她們的情況。據悉上海另外一些訪民已經流離失所超過一個月,都不敢回家,因為他們知道一回家就很可能被帶走拘禁。

自上月起已經連續有三批上海訪民到香港上訪。據知中共當局非常緊張,派出公安攔截他們。今次到港的6名訪民稱,同行的訪民朱金娣在深圳被上海公安抓走。

設抓捕名單 訪民被迫逃離

朱金娣向大紀元說,她的處境很危險。浦東新區昨日派出4個人守在深圳火車站,因為認識她,就把她給攔截下來。現在她被軟禁在浦東大道的錦華旅館內,有兩個警察日夜看管她。有警察對她說,要她做好兩手準備,如果批下來,就要把她拘留。

朱金娣又說,奧運之前上海公安設定了一批抓捕訪民的名單,準備集體抓捕訪民。據她了解,浦東新區就有22個名額。她呼籲外界關注她的處境。

7月17日,上海政府和派出所,聯合起來監控訪民衛玉華:「限制我人生自由。我沒有辦法下,最後逃出來。」

1993年,衛玉華有10畝農田,靠農田生活,2003年5月14日,當局謀其地作商業開發,趁沒有人不在家裏,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將衛玉華的農田、兩個店舖,還有財產和房屋全部搶去了。

「我們沒辦法活下去了」

衛玉華說:「我到現在6年了,到處流浪,居無定所,我舉債為生,(當局)還兩次拘留我。所以我要到香港來,……我們冒著生命危險出來的。我要呼籲,向全世界人權組織呼籲,我們沒有辦法生存下去了。還搶了我的財產,(他們是)犯罪份子。受害人還要兩次被拘留。我分別被拘留15天,還有開十七大時拘留我10天。」

上海訪民高信翠說,奧運前警察跟中治辦的主任帶了3、4個人親自到她家裏,給她看的告知書上沒有公章:「也不給你,就告知你不能上北京,如果上北京去就要拘留你。反正就是恐嚇你,就是給你打壓。」

高信翠說,她這次來香港是因為聽說香港很有人權,很有自由:「現在我親眼看到了,是這樣的,我真的很榮幸,感到我們中國的土地上還有這麼一塊乾淨的地方,讓百姓說話,讓我感到很自豪!」

滬法院公開宣稱不講法

她續說:「我們在上海家都沒有了,就是官商勾結,政府和開發商勾結起來的,都是利益集團,勾結起來搶百姓的財產,你跟它討說法,我們從司法的途徑,全部都睹塞了,法院裏就公開的說,我們不講法,沒有法好講。」

4年多來,高信翠和丈夫不斷上訪,強遷當天她和丈夫都被打,其後到北京上訪,她和丈夫再被打:「更差了,它(中共)就軟禁你。你一步都不能動,你動一動它就勞教你、拘留你。我們作為老百姓來說,我們自己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我們不怕它。一個楊佳為老百姓出了口氣,我們相信後面會有十個八個、上千個楊佳,我相信會有這麼多。」

對於即將開幕的北京奧運,高信翠說:「我覺得沒有意思。因為我們盼望的是奧運,盼望的是自由和民主。但他們不是這麼回事。沒有人權,沒有自由。奧運的象徵就是和平自由,沒有自由,根本談不上和諧社會,沒有意思了。……他們(訪民)為了維權,為了正義。一個人被它打壓就嚇倒了,那就不是中國人了。我們中國人,我相信還是有骨氣的。」

強遷 連女住戶衣服也扒光

2003年5月12日,上海訪民吳黨英在浦東的房子被強遷:「強遷這一天很慘的,他把我的衣服都要扒光,我事先都不知道。我說:我們上海浦東也是一個全國文明大都市,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一個弱女子,要把我的衣服都扒光。我當時都傻了。」

後來吳黨英不斷到上海市浦東市政府反映,但總是沒有得到重視:「總是拖延,從04年,我就開始到北京去,去了,回來它就騙我要跟我解決,我也相信了,但一直到現在。」

上訪北京遭暴打住院

06年的4月份,她再到北京去,那次她被暴打:「把我的雙腿,包括我的會陰處,最隱私的地方都打了,打得小便出血,我住院了,驗出了小便出血就不管我了;我自己到醫院去看,醫生堅決要求我住院,他說,你不住院可能有生命危險。」

為了討回被公安搶走的相機,吳黨英在醫院住了4天,便立刻返回到北京,一到北京,上海當局就把她抓回去。那一個月,吳黨英去了4次,被抓回4次。

奧運將至,上海政府對吳黨英說不要去北京:「去了,你回來以後,是對你不利的。」7月16日公安到吳黨英的家,沒找到她,接著第二天又去找她,也沒找到:「(為了不想再被關押)我只好躲在外面,所以這次我到香港來,香港有讓我說真話的地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常雄發控訴上海警察非法收繳申訴材料
上海訪民到香港上訪回去後受打壓
李惠芳:飽受陽光下的痛楚
許正清的行政復議申請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