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勵飲用瓶裝水 洛杉磯市率先付諸行動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報導】瓶裝水不環保 減買運動正待上路─洛杉磯(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八日專電)談到不鼓勵飲用瓶裝水,洛杉磯可以說是率先付諸行動的城市,只是民眾對自來水生飲的疑慮導致效果不彰。如今配合舊金山市長紐松在「美國市長會議」的呼籲,希望能降低瓶裝水的氾濫,但顯然無法一蹴可及,尚待長期努力。

根據可資查證的檔案,洛杉磯市府自1987年就開始限制各部門利用公帑購買瓶裝水,並希望引領風氣之先,減少一般市民對瓶裝水的依賴與消費,從而降低保特瓶的增加,有助於環境保護。

然而,一般大眾對自來水生飲的衛生程度有所疑慮,多年來瓶裝水銷路不降反升,出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一點也獲得「新聞週刊」的證實,美國近十年來瓶裝水的業績足足成長了三倍。

就洛杉磯而言,這個被稱為世界各族裔大融爐的城市,一個觸目可見的景象是新移民經常利用星期假日出動全家大小,一起拿著塑膠製的容器到居家附近的超市買「水」。

往往一買就是好幾大桶,也就是足夠一星期飲用的份量,在人生地不熟的外來移民眼裡,家裡水管所流出的自來水屬於一種「硬水」,只能用於清洗,卻不適於飲用。

儘管擺放於超市入口處的售水機,供應的都是號稱經過再消毒、除氯、去掉礦物雜質的淨水,偶而卻也有例外,曾經有人發現淨水器的濾心遭到污染,導致過濾後的水含菌量更高。

等到這些移民生活逐漸安定,實現美國夢買下第一棟房屋後,他們便會進一步花數百美元購買一組濾水器,安裝在廚房的自來水系統上。

對於洛杉磯的美國主流社會而言,多數中產層級的消費者通常是向生產淨水的飲料公司訂購大型瓶裝水,服務人員每星期會選擇一天送來幾大桶,然後把空桶回收,說起來這種做法還相當符合環保。

但是,仔細分析,不論是買「水」、加裝濾水器,或是訂購桶裝水,無形中都讓大眾遠離「便宜又大碗」的自來水,同時助長了飲用瓶裝水的習慣。

洛杉磯的陽光聞名於世,一般人從旁觀角度只瞧見四季如春的美景,生活在這個環境裡的人卻離不開對水的大量需要,再加上市區幅員遼闊、高速公路密度高,每天通勤的上班族或出門採買的家庭主婦,經常拿著瓶裝水進進出出。

由於這些原因,一個人若是行經洛杉磯的馬路邊、高速公路路肩、公園草地或是濱海的沙灘,觸目所見的都是一個個歪七扭八的保特瓶。

為了協助在異鄉打拚的鄉親,南加州台灣會館每年都會利用五月「亞太裔文化傳承月」裡的「台美傳統週」,舉辦一次清掃洛杉磯河的環保活動。據主辦人之一的潘掬慧說,洛杉磯河的河道現在已形同保特瓶的廢棄場。

對於嚴重污染環境的保特瓶,洛杉磯水電局深以為憂,每年至少動支五十萬美元的宣傳費,從事鼓勵飲用自來水的宣導,只是成效不甚了了。

自從舊金山市長紐松六月二十三日在「美國市長會議」再一次呼籲全美各地市府逐步淘汰瓶裝水、推廣自來水的重要性以來,洛杉磯市長維雅萊構沙也嚴格要求市府各單位不能使用公帑購買瓶裝水,同時雙管齊下的加強宣導自來水的乾淨和方便性。

由於維雅萊構沙的要求缺乏約束力和配套措施,因此,行政命令只在市府建築內有效,出了市府大門,也就「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對廣大市民影響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多年來有一項規定,凡是在超市購買瓶裝水,必需為每個空瓶預繳回收費五美分,在這一鼓勵政策下確實影響了一群有環保概念的人不停的收集保特瓶,然後送到指定的回收站。

據美國「國際瓶裝水協會」表示,在加州一地,保特瓶的回收率已經是所有軟性飲料容器當中最有成效的一種,但還要繼續努力。

在環保團體方面,雖然也一再將瓶裝水與環境污染及溫室效應連結在一起,希望民眾愛惜地球只有一個,要為後世子孫設想,但這樣的理論必需配合具有說服力的研究報告,加上日積月累的宣導才能看到功效。

洛杉磯水電局的業務解說員傑森.桑傑士說,科學研究資訊指出,瓶裝水不必然比一般自來水潔淨或安全,但是,要改變多年來對瓶裝水依賴的習性,尚需假以時日才能逐漸產生行為上的改變。

不過,桑傑斯也說,至少現在民眾對瓶裝水的缺點看得愈來愈清楚,這就是令人樂觀的改變。

相關新聞
G8高峰會 日本展示高科技與環保成就
蘇花公路非蘇花高 台政院再澄清
環團遞陳情書 落地沒人理
溫室效應發威  阿根廷大冰川首見冬季崩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