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輕舟:中共軍方在四川大地震中是否遭到重挫

林輕舟

人氣 13

【大紀元8月10日訊】8月1日,四川綿陽再次傳來發生6.1級地震的消息,當地居民對本報記者表示震感很強烈,十分擔憂後面還有更大的地震。8月的第一天,是中共的建軍日,也是以往中共顯示其軍力的日子。綿陽在此日再次發生震感強烈的地震,是否給中共軍方在綿陽的主要核武器研究基地又蒙上一層陰影?5.12大地震,民間曾盛傳中共的最大軍工庫已經在四川大地震中摧毀。中共軍方的核武基地是否因大地震遭到重挫?對此似乎有必要追溯一下被人們忽略的當時的報導。

中央社報導,四川成都一帶歷來都是中國主要軍工生產地區之一,如成都飛機製造廠、綿竹的核研究基地等。這次大地震使當地的防務工業生產線受到嚴重毀壞,而中共軍方的高科技發展也可能受挫。

這次四川大地震初步估計軍工業的損失可能高達人民幣670億元,其中有成都飛機製造集團主導的「殲-10」和「JF-17 」、「FC-1」梟龍型殲擊機的生產計畫可能受挫最為嚴重。

本報記者曾在5月26日採訪過一位成都政府公務員楊先生,他向記者透露,他在與一位在軍方研究所工作的朋友聊天時得知,這個在都江堰的代號是853研究所在5.12大地震中損失慘重,超過一億,死亡高科技人員幾十人。據悉這個研究所是搞電子微波的,他的朋友描述,每天工作就像坐在一個巨大的微波爐裏,其專案與衛星以及綿陽的核工業基地有關。他的朋友還透露,綿陽有核洩漏,死亡軍人一百多人。這位楊先生對記者表示,要不是我朋友告訴我,還真不相信。

巧合的是本報記者在6月2日又採訪過一位綿陽安縣秀水鎮一所小學的王老師。她說:「高川是我們安縣的一個鎮,叫高川鄉,原來有個152核工業單位,後來152搬遷了,聽說那裏還有原子彈存在那裏,有一個連(一百多人)在那裏守著。兵工廠好像是個核單位,是個保密單位。這次地震聽說有核洩漏,整個都倒塌了,高川鄉有個生產隊整個都埋了。我有個侄兒他那天經過高川鄉回秀水,在路上被石頭砸死了。高川鄉死的人很多,有很多拉礦的汽車,幾十輛車排著隊,那時堵車嘛。全被山上的轟了,砸了,全被垮塌的泥石流埋了,我們老百姓都知道裏面核洩漏。但是就是不知道與我們有沒有關係嘛,因為離我們還遠,這一點請你們媒體的好心人,幫我們呼籲。肯定就是我們安縣的高川,肯定就是高川,我們這只有安縣的高川聽說核洩漏,好像說有三顆原子彈洩漏,洩漏了原子彈裏的東西。我們離高川還有二十多公里都聽說了,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它的危害。」

著名評論家章天亮5月20日就中共的一條新聞發表評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5月17日的一則新聞說道:成都軍區副參謀長劉永新說:「我們救災部隊在綿竹縣清平鄉,通過奮戰以後把被掩埋在廢墟下面很多的遇難者救出來,其中有17名是我們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專家,其中院士有3名,專家有14名。」

「這個新聞許多人一略而過,其實包含很大疑問,即為什麼一個大山的鄉裡,竟然有3個院士?什麼鄉這麼特殊?仔細想想才會明白,因為那裏有中國的核工業基地。譬如821廠位於四川廣元縣西北部15英里處,為白龍江核基地,製造核彈頭,是中國最大的核反應爐生產地; 857廠位於四川江油,是中子彈製造廠;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902所),中國核武器研究基地,位於綿陽;核工業建設總公司的兩個建設公司位於四川,分別 為位於廣元縣的23建設公司和位於綿陽的24建設公司。接下來的問題就相當嚴重。地震對核基地的損壞如何,有沒有造成核洩漏?……」


綿陽當地有很多的核工業基地和很多核研究所,地震後核漏的傳聞在民間流傳。圖為5月24日,身穿防化服的衛生防疫人員走進重災區之一的映秀鎮。(Nicky Loh – Pool/Getty Images)

據網上消息,在地震後數日,人們依然不能自由進入其中屬於軍事管制地區的核基地綿陽市安縣。地震發生後,從震中汶縣往西、南方向的山去的交通要道被特種部隊戒嚴;而且還有人看到在往山去的大隊軍車有身穿白色「防化服」人員的身影。

中國新民黨代主席郭泉教授在5月17日發表了《中國新民黨敦促中共政府儘快發佈四川核設施的安全報告》的第三天被無理由抓捕,他在該報告中列舉了四川境內的一系列核動力工程實驗研究設施及地震後這些單位的人員傷亡情況,並要求中共立即對四川全境及周邊地區所有核設施進行輻射檢測及儘快發佈四川核設施的安全報告。但不幸的是,在該報告發表後的第3天,郭泉就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被拘捕。警方對郭泉的妻子說,郭泉沒有罪名,但必須拘留十天,十天後再做處理。同時還威脅郭泉的妻子,對外不要講太多,否則對郭泉不利。

報告其中這樣寫道:

「……核工業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909所),位於夾江縣。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902所),中國核武器研究基地,西北核武器研究設計院(國防第九研究院)遷建。基地為綿陽“839”核工業基地。由高級建築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李海峰先生設計,839工程曾獲核工業部建築設計二等獎。總裝備部中國空氣動力發展與研究中心:機關位於綿陽,各研究所位於安縣各鎮。

221廠:海晏金銀灘(已廢棄),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究基地,西北核武器研究設計院(國防第九研究院),原定設在北京,1958年開始在青海建設,1962年建成,1964年研製成功第一顆原子彈。1968年開始搬遷到四川綿陽即西南物理研究院。……」

據媒體報導,中共政府在四川省有一個用於研究的核子反應爐、兩個核子燃料生產設施和兩個核武設施。中共在四川的軍事核子研究設施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受損並有人員傷亡。中共總作戰部副部長馬健稱,核設施是安全的,「單位可能死人了,但不能說是核設施致死的”。

對此,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武專家柯裏斯騰森懷疑中共政府「所有核子設施都很安全”的籠統說法,質疑為何不公佈核武工廠的資訊。他說:「鑒於該地區遭受的普遍破壞,我很難相信有核材料的軍事工廠居然能逃脫地震災難。」


大山倒塌


樹被燒焦

──轉自《看中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災難啟示錄 中國近代十大天災
金鐘:中共怎樣渡過危機?
茉莉:表象性的「公民社會」及其生機
攜起雙手 風雨同行專輯首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