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京奧開幕表演——極權機器的運轉

林保華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八月八日北京奧運的開幕式與表演﹐有人“驚艷”﹐有人“驚嘆”。“艷”﹐說明表演之俗氣﹔“嘆”﹐則是表達崇拜與匍匐之意。的確符合“張藝謀模式”﹐尤其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放大與複式。

張藝謀利用的還是電光效果與彩色變幻﹐來吸引人們的視覺﹐這要拜高科技之賜﹔至於引起人們“艷”﹑“嘆”的內容﹐則是“人海”與“錢海”的堆砌﹐這就是共產黨所宣揚的“人民戰爭”與“集體主義”。在這裡﹐我們看到的表演者﹐表情不是過分做作誇張﹐就是像殭屍一樣的麻木不仁表情。總而言之﹐就是沒有人性而只有黨性﹐沒有輕鬆而只有緊張。

我經歷過那個年代與場合﹐所以有特別的感受。一九五六年我考上號稱“第二黨校”的中國人民大學後﹐那時每年的“十一”國慶與“五一”勞動節在天安門廣場都有盛大遊行與慶祝活動﹐我們都不同程度扮演一個極權大機器裡一顆“小小螺絲釘”的作用﹐不是經過廣場接受魔頭檢閱的遊行隊伍一員﹐而是在廣場上負有其他任務的“螺絲釘”。當時能參與盛會做螺絲釘﹐認為是黨對自己的信任﹐很自豪。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因為有右派言論被批判﹐節日裡就不能充當螺絲釘而感到失落。六○年代有一首革命歌曲的歌詞就是﹕“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願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而在共產黨的理論裡﹐不論是毫無人性的毛澤東﹐或者稍具人性的劉少奇﹐一樣鼓吹做“黨的馴服工具”﹐不能獨立思考﹐不能有人性的表現﹐只能是“會說話的工具”而已。因此看看國際政客與連戰﹑吳伯雄﹑宋楚瑜在京奧的表現﹐也只是充當中國這個極權大機器裡的工具而已。有的還因此而亢奮﹐只能使人感到可憐可笑。

開幕式還具有人性的部份﹐是各國運動員的進場。他們最不守規矩﹐隊形混亂。因為他們還沒有受到“集體主義”的薰陶。這些隊伍中﹐也是中國代表隊最“整齊”﹐體現專制國家的紀律。

中國利用張藝謀製造這種熱鬧場面﹐用七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目的是讓人們忘掉中國人權的被踐踏﹐忘掉一黨專政的殘暴。但是現在到底不是五○與六○年代﹐在極權大機器外面﹐還有許多游離的﹑不是螺絲釘的活人﹐他們在獨立思考﹐他們在追求個人的價值﹐才會在中國這個所謂“超穩定結構”的大機器中﹐成為中共眼裡的“不穩定”因素而遭受迫害。

在中共極權機器壓迫下無助的弱勢族群﹐他們的權益不但沒有得到改善﹐而且更加被剝奪﹐多少罪惡真是假“奧運”之名而行。不幸國際社會也在迎合中共的這種罪惡﹐這也迫使中共淫威下的弱勢族群﹐採用極端手法﹐希望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但是即使是新疆維吾爾族的暴力抗爭﹐他們的目標也是對著中共統治集團鷹犬的公安武警﹐而不是平民﹐因此與攻擊平民的所謂“恐怖分子”有所區別。他們不就是維族人的楊佳嗎﹖(楊佳是七月一日手刃十名上海警察的北京漢人青年。)

這些弱勢族群的極端手法﹐是否能改變中共特權的政策﹐實在難以奢望﹔但是國際社會應該重視這個情況﹐向中共施加壓力。正如若干還有良心的西方人士在天安門廣場嗆聲﹐講明是因為中共不讓中國民眾發聲﹐才需要他們為中國的弱勢族群代言﹐我在這裡向他們致敬。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保華: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林保華:中日關係機鋒處處
林保華:奧運開幕逼近 北京變相戒嚴
林保華:京奧如臨深淵草木皆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