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市史博館 展出石獅彩繪門神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十六日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目前展出的石獅子、手畫彩繪門神等,極具文獻歷史價值,館方歡迎民眾參觀。

興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高雄市鼓山亭,日前整修廟宇時,將廟內卸下的石獅子等文物捐贈給高雄市史博館,館方如獲至寶,並進行展示規劃設計展出。

獲贈的觀音石材質石獅子一對,已七十載,是日治時期苓雅寮信徒楊天耀委由石店雕刻,於1937年安置在鼓山亭廟門前。

高雄市史博館表示,獅像有公母之分,如果依廟內朝外看的方位,公獅居左,怒威裂嘴,嘴口含珠,威武雄壯,且項頸佩有鈴鐺,同時前足抓巾帶,巾帶則綁繡球或雙錢,寓喻黃金萬兩財源不斷;母獅居右,口露獅牙,溫馴情深,而足扶幼獅,母子嬉戲歡樂洋溢。

至於手畫彩繪門神,是1989年由高雄縣籍匠師蘇天福手繪,畫中人物莊嚴肅穆,不怒自威,代表著台灣傳統、民俗的畫風,古意盎然。

高雄市史博館說,彩繪門神如果依廟內朝外看的方位,右側者為尉遲恭,左側者為秦叔寶,都是唐代佐國武將,以武勇著名。門神設置的目的為辟邪逐厲、迎祥納福與安宅鎮殿。

另外還有代表福建泉州惠安師傳雕刻技法的十二堵觀音石材質石壁;高雄市史博館說,台灣寺廟石堵的雕刻手法傳承自福建省泉州惠安,技法、樣貌與中國大陸雕刻主流風格迥異,獨具閩南文化特色。

石堵位於廟宇正門兩側,左側為龍堵,右側為虎堵,進出廟宇必須由龍門進、虎門出,取其趨吉避邪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