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控制公校是否延續面臨爭議

標籤:

【大紀元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易林編譯報導)隨著州立法委員會決定是否繼續公立學校的市長控制法案日期的日益臨近,支持市長控制政策的人表示,他們面臨的形勢很嚴峻。

教育局長克萊恩聲稱,在過去六年裡,他一直為學校系統獨立於州府和市議會而努力,教育決策都依照公平的原則,而不是隨政治喜好擺動。這些努力正是得力於市長控制法案,法案取消了社區教育委員會,因而杜絕了政治力量參與教育政策的決定。

在把政治家們推開的同時,現在克萊恩又要轉而依賴於他們,使法案在2009年截止日期以後能得以繼續。這其中難度可見一斑,那些人中有些是強烈反對彭博政策的。

布魯克林的民主黨州參議員迪蘭(Martin Malave Dilan)在講述他試圖和教育部的政府對外聯絡辦公室溝通時說:「我得到的回答是,『 學校的校長是自己的CEO,如果校長不能幫助你,那麼沒有別的人可以。』」

曼哈頓的州參議員克勞格(Liz Krueger)說:「我們難道不需要好的信息嗎?我們難道不需要更好地計畫嗎?」 皇后區的民主黨眾議員費福爾(Audrey Pheffer)也提出類似的置疑,「他(克萊恩)到底是想要把什麼樣的政治推出學校呢?」

立法方面的人表示,他們並不是試圖想增加影響力或者由此獲利,只是想試圖改善學校的狀況。

布魯克林的眾議員馬左爾(Alan Maisel)表示,他並不想取消市長控制,但認為應該改進這個法案,增加一些限定平衡措施,以利於社區參與。「如果三個人在同一個屋子裡,可能每個都會抱怨;但是如果只讓一個人佔著一個屋子,那麼情況可能更糟,這也正是現在發生的狀況。教育局長做的決定,沒有人可以反對,大家只能服從。」

面對眾多反對的聲音,校長聯合會主席羅根(Ernest Logan)表示,教育局實際是無辜的,他會和教育局長一起與所在社區的立法委討論改進溝通。

教育改革執行總裁威廉姆斯(Joseph Willams)則表示,立法委員會和教育局的關係不應該影響到立法委對法案的立場。「如果立法委在這樣重要的問題面前只是依據自己是否感情被傷害來做決定,那麼我們的孩子可就真是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13歲少女 被歹徒刀逼進法拉盛公園樹林性侵 市警懸賞1萬元追查嫌犯
紐約州長談仇恨犯罪 考慮恢復禁蒙面法
涉偷特斯拉機密在華建廠 中國居民紐約認罪
芬太尼奪走紐約19歲女大學生性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