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改善精神病友病況 台玉里醫院耕作療法效果佳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二十五日電)照護二千六百名精神疾病患者的花蓮署立玉里醫院,讓病友在土壤、綠地和陽光的環境下,透過實地參與農事耕作,體驗人生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美好,達到病友精神復健的目標,而農耕的收成不僅自給自足,還捐助社會慈善團體濟助弱勢族群。

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署立玉里醫院,是專責照護精神疾病病友的醫院,院內照顧約二千六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精神疾病病友,院方為協助病友改善病況,採取農耕訓練復健方式,於民國五十八年起陸續成立萬寧農場和安通休閒農場,讓病友實地參與種植稻米、水果和蔬菜等農耕工作進行精神復健。

萬寧農場總面積四十三公頃,其中稻米種植面積達三十三公頃,水果和蔬菜種植面積約十公頃,均由病友負責耕作,農場內並設有碾米廠和倉庫,採收的蔬菜水果及稻作收成後碾製成的白米均供應院內病友食用。

有不少病友入住院內時,不與外界對話,完全把自己封鎖在個人的世界中,精神狀態相當不佳,但在實際接觸土壤、綠地和陽光接受農耕治療後,病況大幅改善,已經能夠和別人溝通對話,署立玉里醫院院長張達人表示,這項耕作訓練對於病友的精神復健成效相當良好。

張達人指出,病友在這裡過著腳踏實地的生活,居住在寬廣的空間並擁有行動自由,病友在農場中種植花卉和耕耘稻田,透過勤勉的工作與大自然為伍,重新體驗生命的美好和人生存在的價值,對於病情的改善非常有助益。

署立玉里醫院今天特別捐贈五百斤白米給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張達人表示,善牧基金會照顧婦幼的理念,與玉里醫院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相當接近,因此特別捐贈白米協助善牧基金會照顧接受安置的青少年。

張達人表示,精神復健的病友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捐贈白米正是回饋社會幫助其他弱勢族群的具體表現,也期盼社會大眾能逐漸導正以往一般錯誤的觀念,讓精神病友不再受到歧視和排斥。

署立玉里醫院最近還規劃成立油漆隊,希望透過粉刷院方五大園區房舍的作法,協助病友進行精神復健,有民眾獲悉這項計畫後,立即慷慨捐贈一百桶油漆幫助組成油漆隊。

張達人指出,病友在經過職前訓練後,預計於今年底前將成立四組油漆隊,希望病友藉由工作的成就感建立自尊和自信,未來能帶著微笑重回社區,達到精神復健回饋社會的最終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