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新聞小百科:低放射性廢棄物

【大紀元8月27日報導】-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場址專題報導系列之二(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七日電)低放射性廢棄物是指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物料,主要來源是核能發電,以及醫院輻射醫療、農業或工業、學術研究的放射性物質運用;這些過程中使用的手套、工作服、廢紙、口罩等,經處理妥為儲存,輻射強度會隨時間遞減。

簡單地說,除了備供最終處置用的用過核子燃料及其經再處理所產生的萃取殘餘物以外,其它的放射性廢棄物都是「低放射性」廢棄物,它們是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物料,並非核廢料。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主要的來源包括核能發電、醫院輻射醫療,例如核電廠運轉期間產生的廢水、工作服、手套、鞋套、工具、廢棄零組件等,醫院診斷用的X光、放射性檢查與治療所用的容器、布料、紙、設備等。

低放射性廢棄物經固化或焚化壓縮減容處理,裝桶密封,再經輻射檢測作業後,即可送到低放射性廢棄物倉庫暫時貯存;目前台灣是存在蘭嶼貯存場、核電廠、桃園核能研究所倉庫,合計總數約20萬4000多桶,將等最終處置場址完成後再移入。

低放射性廢棄物所含放射性核種是以鈷六十為主,一般的鋼筋混凝土即可有效阻擋其放射線;由於放射性物質有半衰期,輻射強度會隨時間遞減,鈷六十的輻射強度大約經過50年後,就會接近自然背景值。

按照「放射性物料管理法」定義,台灣目前沒有高放射性廢棄物,只有核電廠用過核子燃料等,台電公司都存在核電廠內專用核子燃料水池中,受到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嚴密監督,無法隨意搬運移動。

台電公司已著手在核一、二廠內興建乾式貯存設備,屬於中期貯存措施;另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與經濟部正參考先進國家做法,規劃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之道。

相關新聞
六輕擴建案環差審查 環評委要台塑再補件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CERT與FIRST論壇
環保新建材 羽毛板小兵立大功
化廢物為黃金 農改場用米糠油研製潤膚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