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 傳統燈籠討喜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今個星期天,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來臨,市民除了和家人團圓慶祝,賞月、祭月之外,就是在天台、露台及家裏掛上一些燈籠作為裝飾,在賞月之餘,亦可把酒問月,寄託情懷。本港有燈籠店主表示,今年尤以傳統燈籠較為受落。

有店主表示,今年傳統紙紮玉兔、玲瓏八角的各色楊桃和色彩斑斕的風綾飛舞的魚燈籠等等,都是市民的心頭好。今年的生意也好了近三成。有店主表示,即使物價上漲,入貨價貴了近兩成,也不敢加價,擔心流失顧客。

中式傳統燈籠在幾十年前,大多都是以紙紮及玻璃紙為主,花款較少,色彩簡單。隨著時代的變化,近年來,燈籠的製作由綢布變成幻彩布、閃光布,顏色較為靚麗,花款也多。

市民愛復古燈籠

屯門一家賣了20多年燈籠的店主鄒先生表示,買燈籠的市民大都追求復古,即使是玻璃紙紮的各式燈籠,也可令市民回味一番,有市民更是一定找幾十年前的懷舊燈籠,當看到幾十年前的布紮麒麟燈籠時,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今年燈籠有什麼特色?有店主說,以前的塑膠造型卡通公子因色彩太鮮豔,家長太擔心油漆含鉛量超標,不敢購買給小孩子玩。所以,今年新出了一批迷你版的傳統中式燈籠,楊桃,玉兔,蓮藕,金魚等等,也讓孩子的家長喜歡。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盛行於宋朝,按照中國的農曆,8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是一直是非常豐富的,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至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月到中秋分外明
農委會調節豬隻供應量 盼豬價回穩
竹縣中秋晚會 竹東河濱公園舉行
馬英九溫情南送  國民黨李復興等人代致關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