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歐洲俱樂部裡的討價還價

——談《里斯本條約》的挫敗

茉莉

標籤:

【大紀元9月13日訊】那邊愛爾蘭公民投票否決了《里斯本條約》,這邊瑞典人立即興高采烈地掛起巨大橫幅:「感謝愛爾蘭人!」我的一些瑞典朋友說,如果他們有機會像愛爾蘭人一樣投票,他們也一定會對《里斯本條約》說「不」。在歐洲國家的論壇上,一些普通網民歡欣鼓舞:幸虧愛爾蘭人代我們行使了民主權利。

歐洲到底怎麼啦?政治精英們經過曠日持久的談判,好不容易在葡萄牙里斯本簽署了這個條約,結果這個條約的命運,卻如2005年《歐盟憲法條約》在法國、荷蘭的公投中被否決的結局一樣。愛爾蘭的公投令歐盟一體化進程再次遭受挫敗。

面對歐洲政治家一張張驚愕哭喪的臉,本人和一些歐洲朋友卻很開心。因為,當初建立這個統一的歐洲聯盟,是根植於人心熱愛和平的願望,以此結束民族主義紛爭和血腥世仇,現在歐盟已基本達到了和平與民主的目的,那麼進一步的一體化不必著急,可以慢慢來。

重要的是,在歐洲俱樂部裡上演的一出出戲劇中,我們可以獲得一種新的視野,觀察人民和精英之間的矛盾與互動,看民主社會中的利益各方如何討價還價,從而認識歐洲不同尋常的歷史演進軌跡。

◎ 精英與人民,小河與大河

筆者剛外出渡假,在朋友家的花園裡享受了櫻桃,回來想起一位英國專欄作家的諷刺:「歐洲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型的瑞士。」他的意思是,歐洲人已放棄強權之路,只顧過和平而舒適的生活,因而在國際事務上變得無足輕重。

其實,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的歐洲,即使在冷戰最緊張的時刻,也不曾放棄建立一個強大聯盟的夢想。歐洲的政治家希望通過一個全面聯合的政治經濟共同體,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上個世紀最讓歐盟丟臉的是,它在科索沃戰爭時期無法照顧自己的後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的炮火前來歐洲「人道干預」。

這就是歐洲精英認為《里斯本條約》意義重大的原因。他們認為,這個條約能保證歐盟的有效運作,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27個成員國有可能一起實施共同的經濟政治計劃,更好地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在外交關係上,歐盟各國可以協調一致、採取更加有效的國際行動,以增加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的份量。

因此,除了捷克、波蘭兩國總統等極少數政治領袖之外,歐洲各國的領袖不管左派右派,大都是支持《里斯本條約》的。而奇怪的是,被人民票選出來的領袖,這一次卻缺乏足夠的民意支持。我們可以說,政治領袖是有遠見的,他們考慮的是歐洲最大的和長遠的利益,而普通的民眾,卻有自己現實的具體的利益要掂量。

愛爾蘭人拒絕《里斯本條約》的原因已經眾所周知。他們珍視自己來之不易的獨立,擔心被權力擴大的歐盟邊緣化。他們還擔心該條約削弱愛爾蘭的國防外交中立政策,廢除他們禁止墮胎的法律。他們為之顧慮的問題還有:歐盟的稅收體系損害愛爾蘭的優勢,移民衝擊本國的就業,歐盟的腐敗和浪費問題。

作為受益國的愛爾蘭,曾獲得歐盟600多億美元的援助,他們尚且如此顧慮,那我們瑞典人該怎麼想呢?多年來,身為富裕國家的瑞典一直給歐盟交納最多的費用,卻沒有獲得多少回報。記得那年瑞典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加入歐元區,筆者曾接受英國BBC記者採訪,解釋瑞典人投否決票的原因:中國人說「大河有水小河滿」,我們瑞典小河的水本來就是滿的,為甚麼要流到大河裡去呢?

◎ 「瑞典模式」的根基遭受衝擊

小河水滿不願流到大河裡去,這說明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給歐洲一體化造成難度。但瑞典民眾這幾年反歐盟的聲浪頗高,甚至出現了一個以反歐盟為己任的政黨「Junilistan」,其中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由於歐盟在社會保障制度上的主導模式是意大利模式和德國模式,將使以高稅收高福利著名的「瑞典模式」面臨挑戰與壓力。

例如,「瑞典模式」中很重要的一項:勞資雙方通過集體談判達成全國性的工資協議,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就會遇到麻煩。前幾年,一批拉脫維亞的建築工人來到斯德哥爾摩,為一所小學修建教學樓,其工資遠遠低於瑞典工人的標準。瑞典建築工會在對拉脫維亞公司施壓未果之後,實施了斷電,封鎖了工地。

由此引發了一場官司,拉脫維亞公司把瑞典工會告到歐盟去了。歐盟有關勞動力市場開放的規定,對拉脫維亞公司有利;而瑞典的工資標準,又是這個以保護勞工著名的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歐盟要是侵犯這個小國人民長期艱苦努力爭取到的平等模式,這個國家的人民肯定會棄歐盟而去。

更令瑞典人擔心的,是歐盟一體化可能消弱他們現在享有的高度民主。瑞典的民主程度被列為世界第一,它的一些制度透明得令人吃驚。例如,根據「查閱公開文件的原則」,每個公民都有權利去政府機關閱讀所有政府文件(特殊機密文件除外)。首相等政府高官每天的日常開支,每一克朗的帳單,都在公民的監督之下。如果歐洲一體化,官僚機構重重疊疊,瑞典公民就不太可能去布魯塞爾查閱官員們的帳單了。

德國記者史明因此認為,歐洲一體化必須是國家一體化和社會一體化同步,現在各國政府已經同意組成一個國家聯盟,但由於社會沒有實現一體化,單是國家一體化不能決定所有的問題。這是從歷史哲學的角度,解釋歐盟為甚麼會遭受一次次的挫折。

◎ 歐盟善於妥協終將水到渠成

愛爾蘭一國公投,使被大部份國家批准了的里斯本條約擱淺。這個否定性公投的意義在於,讓陷入統一激情之中的歐洲政治家們冷靜下來,認真聆聽各國公民的批評意見,重新考慮不同國家的不同國情、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心態。畢竟,一個國家聯盟最終要完成的義務,是社會公正,是對所有盟國人民的關愛。

來自那個被暴力強迫大一統的專制國家,我們很清楚的看到,對於民主的歐洲來說,一體化不是最重要的,人民的福祉和意願才是第一位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人民有權投票,有權發出反對聲音,有權和政治家們討價還價,這一點是中國人目前尚無法夢想的。

五十年前,歐洲統一的早期思想家布魯格曼斯曾經預言:「我們歐洲人要麼共同、要麼就不再推行世界政治。」歐洲曾長期是世界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儘管他們今天不願再做強權,但國際上激烈競爭的壓力,使安於享受生活的歐洲人,不能不正視自己所面臨的現實危機,他們因此需要更緊密的聯合。

不管里斯本條約是否還會生效,我相信,以歐洲人的智慧和能力,以歐盟的妥協傳統,他們會找到求同存異的辦法解決難題,最終水到渠成地一體化。一個繁榮而統一的民主歐洲,將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保障。

原載香港《開放》雜誌2008年9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法國國會通過歐洲聯盟憲法條約
比利時議會批准里斯本條約
【名家專欄】邁阿密是21世紀的威尼斯嗎?
【名家專欄】全力阻止中共封鎖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