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后豐斷橋 公路總局:先封南下 北上就塌了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張瑞楨、張軒哲、歐素美/綜合報導〕已經列為台灣十大危橋的后豐大橋,為何遲至今日仍未整建改善?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深夜勘查時解釋說,主因是鋼筋價格猛漲,至於封橋為何還讓汽車通行?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人員則說,他們先封南下車道,沒有料到北上車道卻先崩塌。

考慮開放機車上國道

毛治國與台中縣長黃仲生等人,今天凌晨針對后豐斷橋研議四項替代方案討論中,包括:待大甲溪水退後舖設溪底便道,便道搶通前,中山高月眉、后里收費站停止收費;另考慮開放機車行駛中山高速公路豐原到后里段路肩;台鐵加開豐原后里區間車。

位處台十三線后里鄉與豐原市樞紐的后豐大橋,為新、舊橋合併使用的橋樑,舊橋於七十九年落成通車,之後拓寬的新橋位處舊橋下游,八十七年通車啟用。

橋墩基樁早已嚴重裸露

公路總局局長陳晉源表示,二、三年前就發現后豐大橋橋墩基樁裸露嚴重,並於前年列為需優先改建的危橋,原本預定今年初發包,但因鋼價飆漲而流標多次,公總只好先在橋墩附近做補強工程,以消波塊、混凝土塊在橋墩周邊協助穩固,並趕緊規劃拆除重建,沒有料到於昨天的秋颱中重創。

陳晉源說,最近公路總局調整預算,將后豐大橋改建預算增加至十五億元,打算於本月廿4日招標,沒想到招標前夕發生意外。

由於后豐大橋新、舊橋分別只有十年、十八年歷史,並不算老舊,竟會出現橋墩基樁裸露嚴重情況,確實讓人質疑。

有人質疑過度採砂引起

有工程人員指出,后豐大橋橋墩裸露最嚴重的地方,裸露部分超過十公尺,問題非常嚴重,質疑與附近開採砂石有關,但陳晉源與公總副局長吳瑞龍均否認此點,認為可能是水文因素造成。

吳瑞龍表示,后豐大橋橋墩遭沖刷情況確實比一般橋樑嚴重許多,尚無法證實與開採砂石有關,倒是九二一震災造成石岡水壩排水閘門受損,很可能因此改變大甲溪水流向與流量,加速溪水對橋墩的沖刷。

公總官員表示,后豐大橋改建工程將分兩部分,十七孔橋墩中,靠近后里處的十一座新、舊橋都會改建,靠近豐原端的六孔則維持現狀,另外並在新橋下游再闢建寬十公尺的新橋,以銜接國道四號。

昨天封橋時機是否太晚,或警覺性太差釀禍?為何前天颱風來臨時不趕緊封橋?公路總局解釋說,依據作業規定,水位要達到橋樑帽樑下方一點五公尺,才會進入警戒狀況,一公尺才能封閉橋樑,昨天傍晚六時五十分,水位漲至封橋標準,他們先封閉南下橋面,北上橋面仍可通車,不料,就在這個緊迫時間中,北上橋面先崩塌。

目前全台被公總列為優先改建的危橋共有四十座,公路總局已編妥預算,打算分六年逐步改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