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香港選舉為什麼出人意料?(3)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好,謝謝梁先生。下面再問一下黃先生,除了葉劉淑儀之外,還有一個是香港比較資深的民主派議員劉千石,這兩年他說要和北京妥協,而且這次選舉之前民調的結果都說他一定穩穩地當選,但他卻落敗了,您認為是什麼原因呢?黃先生可能已經不在線上了,這個問題可不可以問一下陳破空先生?

下載收看(上)
下載收看(下)

陳破空:劉千石原來是一個負責勞工利益方面的民主派議員,他最近兩年被共產黨拉攏了,共產黨下了很多工夫。他的母親在廣州,年老多病,共產黨就照顧他母親,吸引他回去探望他的母親,利用他探望母親期間,共產黨對他下了很多工夫,做他的工作。共產黨這樣的統戰工作不僅是對香港的民主派,對海外的民主派、對很多華僑它都這麼做的,結果劉千石被打動了,就比較鼓吹要跟中共妥協。

但是我們知道,你做為一個反對派,你要跟中共妥協你是要有資本的,也就是說妥協是建立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是雙方的妥協。但中共如此強大、一統天下,而香港的民主派那麼弱小,而中國的反對派更弱小,怎麼妥協呢?這種妥協很可能就是一面倒,就是你聽了中共的,那不叫妥協,那叫被收買了。

所以劉千石先生這情況呢,就有可能被中共收買或被中共哄住了。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就不太承認他了,因為他就不太敢代香港的基層,特別是勞工界說話,他說話的聲音已經不高了,他的調子就軟下去了。他的調子軟下去之後,那麼他的選民結構就發生了變化了。

特別是這一次,選民寧願把票投給激進的民主派,也不願投給理性的民主派。而公民黨是理性民主派,它也沒有獲得全勝,它有三個席位,但是激進民主派只兩年就有三個席位。那麼做為劉千石這樣一個妥協派,比溫和派還要溫和的妥協派,自然就會被淘汰出局。

這對香港的民主派是個非常深刻的教訓,當一個人要腳踩兩隻船的時候,恐怕一個船也踩不上去,反而會掉到水裡。就像在台灣,要麼在藍營要麼在綠營,中間派很難生存;在美國要麼是共和黨要麼就是民主黨,中間派也很難生存。像美國推出來的中間派,什麼綠黨的、環保的候選人都會失敗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旗幟鮮明、堅定的政治立場、堅定的信仰才有可能獲得選民的認同。

李天笑:我對劉千石要補充一下,還有剛才談到的葉劉淑儀這個事情是三大看點之一。實際上劉千石平常不怎麼到立法會去,去的話對一般民主的議題也不怎麼表態,比方說對當時的政改方案,所有的民主派議員都投了反對派,就他沒有投,他投了棄權票。

而且長期以來他打著泛民主派的標牌,而採取的方式卻是主張跟中共和解,就代表民主派去跟中共拉關係,所以很多選民都持不準到底他是什麼態度。很多人認為也許他是中共那邊過來的,代表親中這一派但是打著民主派,所以他這種表裡不一、變換無常的態度使得選民不投他票。

還有一個,葉劉淑儀這個人非常怪,這一次重新包裝,到斯坦福大學拿了一個碩士學位回來,組織了一個研究會性質的組織,然後以獨立派的身分當選。實際上這是非常簡單的現象,那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立法會的主席現在是范徐麗泰,她是非常資深的,但是她是親共的,那麼她已當了11年了,今年最後一年,下去之後,她要進一步為中共服務,到人大常委會當常委。這樣的話,她就把她的位置讓了出來,而獨立派的選票,在香港島那個區域大概有6萬多票,這些選民大部分是親中的,這樣就把選民轉給了葉劉淑儀。

其實葉淑儀只要拿到范徐麗泰70%的票就能當選,所以這一次她其實是繼承了他那邊過來的。而且她也擠掉了民建聯這次在香港島的票,本來可以拿兩席,拿了一席,中共在這當中就是在搞不是配票的配票,以這種方式在背後操控。

主持人:那您這樣說,您認為葉劉淑儀還是屬於親共派而不是泛民主派囉?

李天笑:她絕對不是泛民主派,她打的是獨立派的身分去競選,但實際上她是親共的。去年補選立法會議員,跟陳方安生競選的時候,她講了一句話,她承認她在23條當中手法過激,但不承認她做的事情是錯誤的,她還認為她這個事情是做對了,只不過在香港大學研討會裡面講話的時候,言詞方面有不恰當的地方,她對這個表示道歉。

其實她辭職之後是被拿下來的,民意測驗是所有的香港官員裡面最低的,大概34%左右。然後離職之前,去美國之前,她第一個就跑到北京,到那邊表示一下再去。所以她跟中共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就是這麼一個情形。

主持人:所以她是完全不會變的。那各位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的話題是「香港選舉的結果為什麼出人意料?」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號碼發表意見或者提問,熱線號碼是646-519-2879。那我們再接一下台灣丁先生的電話。丁先生請講。

丁先生:安娜主播好。其實我人現在是在彰化,在台灣南面的一個地方,文章的章加三撇然後文化的化。各位嘉賓好,我先聲明一下我跟共產黨是沒有掛勾的,批評我的時候不要將我跟共產黨放一塊。我要說的很簡單,我看的就是你們這一台還有別的cable台的新聞,在台灣也看得到。香港這次出人意料,好像泛民主派是領先,小勝、險勝,我認為很單純。

因為當97年開始回歸的時候,人們好像在英國人統治下久了,就想嘗試一下新鮮感,如果回歸中共一下,好像沒什麼關係,看看試試怎麼樣。這一試就知道了,這麼多年下來,當然,不管是回歸什麼人久了,他也一樣懷念香港以前女王殖民管轄下英國人的自由民主,也會很懷念彭定康等人,所以我認為大家都希望英國人回來統治香港,就這樣大家都投到泛民主派去了。

主持人:好,謝謝丁先生。那我們現在請梁先生來回答一下。您認為他這個說法在香港是不是很多人的真正想法呢?

梁家傑:我想這不完全代表香港人的心態,香港人非常珍惜香港的一些核心價值,比如說我們尊重我們法治的制度,我們尊重一些靠自己打拼來建立自己事業的人,我們不太同意要靠一些裙帶關係,靠上位的人等等,還有很多…我們是非常尊重人權、自由,這些核心的價值都通過這次的投票表達出來了,我們不會輕言放棄這些核心的價值。

主持人:那我想問黃成智先生一下,這次親共派是以民生做為他們的競選綱領,而民主派主要是民生還有民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黃先生還在線嗎?那請陳破空先生來回答一下好嗎?

陳破空:親共派之所以講民生,他是為了迴避民主,他表面上講民生,但誰都講民生,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政治體裡面都會講民生,所以民主派也講民生,包括前線的梁國雄他們,還有黃毓民他們更加講基層的民生,所以講民生是不奇怪的。

但是民主派不僅僅講民生,也講民主。因為人畢竟不是低級動物,不是什麼溫飽滿足了就行了,尤其是香港,香港這樣的高度發達,香港民眾受到了完備的教育,香港的資訊是如此暢通,香港和世界上任何發達的社會、發達國家都可以並駕齊驅,這樣的社會是完全可以享受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的,比如雙普選,普選立法會和普選特首。所以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阻擋香港的民主進程。

所以說當一些黨故意只講民生的時候,反而可能會激起一些選民的疑問。但是民主派講民生也講民主,講民主也講民生,我想這樣他的根基會更深厚一些。

主持人:那香港很多人認為不管怎麼說還是要民主制度。那我們也看到在這次奧運期間,有一些中共不太喜歡的人,比如說民運人士還有一些法輪功啊,甚至一些上訪的老百姓都被拒絕進入香港去參觀奧運會,去看奧運的比賽,那有人說這是嚴重的阻礙了香港的民主發展還有一國兩制,李博士您怎麼看呢?

李天笑:這種事情不是今天才第一次發生,實際上在拒絕法輪功學員入境,還有對法輪功學員抗議中共的迫害等等,香港當局實際上都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這就反映了香港的民主在很大方面是有侷限性的,它還是接受了中共對它的制約,特別是有些官員接受了中共的旨意在這麼做。

再有一個,香港這個有限的民主也在不斷的倒退,從1997年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陳方安生在的時候,對香港的各方面、民主方面,自由度還是比較大的,法輪功學員還可以租借會場開會。等到董建華的時候,特別是到了現在的曾蔭權時期,民主空間就越來越小,自由度也越來越小,我想這跟中共在香港的黑手正不斷的收緊香港的民主自由是有主要關係的。

主持人:那我們再接一下中國大陸Skype上的一位觀眾朋友。

中國大陸Skype觀眾:我是這麼認為,香港應該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但是我們中國人只能坐在座位上看奧運,然後就說我們自己強大了。我個人認為,一個人不能跪在地上求人家給你民主,要自己去爭取,人的命運需要自己去改變,不可能有人能幫助你。另外一點,我認為陳破空先生其實是中國大陸最大的股神,我記得好像是在一、兩年前,他叫我們不要入股市,那現在只有5%的人能不虧錢,所以他是股神,謝謝。

主持人:好,謝謝。剛才這位大陸朋友談到,民主還有你所需要的東西,一個人不能跪在地上求人,要自己改變現狀。我覺得在中國,他的說法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您覺得他的看法怎麼樣?

陳破空:香港的選舉就證明了這一點,香港回歸之後,香港的民眾、香港的民主派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民主的堅守,對自由的追求,對人權的堅守等這些核心價值與普世價值。所以我們看到香港五一大遊行、七一大遊行,香港回歸的這些表現,就是香港民眾不斷的發出聲音,香港民主派不斷的抗爭,這才使香港的民主得以保存。

特別最感人的是2002年抗爭23條,如果香港人不站出來,那麼多人站出來抗爭23條,25萬人,那麼23條就有可能被立法通過。通過的時候,那對香港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都是極大的威脅。當時北京就讓步了,北京不僅撤回了23條,擱置了23條,而且讓推行23條的保安局長葉劉淑儀下台了。這就說明從香港可以看出來,香港民眾的爭取,香港民眾的抗爭,香港民眾的奮鬥,使香港的民主保存而且向前。

同樣的道理,對中國大陸來講,中國大陸的民眾從來沒有停止過抗爭,但是他比較分散,沒有形成一個大規模的情況。我們知道有上訪的民眾在抗爭,有維權人士在抗爭,有民運人士在抗爭,有法輪功學員在抗爭,還有宗教人士也在抗爭。而且幾乎每一年每個月甚至是每一星期,中國都有人被共產黨逮捕。

但是,儘管中共逮捕了這麼多人,秘密審判了這麼多人,判刑這麼多人,但中國大陸的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我想這種抗爭持續下去,中國大陸一定會發生各種變化,就像香港那樣,為自己爭取民主一樣,中國大陸的人也應該這樣做。

主持人:那李博士,您覺得幾年前香港反對23條大遊行,好幾十萬香港人都出來了,但是在中國的媒體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除非在廣東沿海那一帶。但是人們或多或少從各種渠道還是知道一些,您覺得像這種消息如果流傳到大陸的話,對大陸的國民有什麼樣的啟示和啟發?

李天笑:這種大遊行,在中國除了六四期間在天安門廣場曾連續看到過,之後幾乎是沒有。所以香港對中國大陸民主的發展應該是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這種推動作用也不能過分的誇大,因為香港的民主事實上是瘸腿的,它不是兩條腿正常在走,它一條腿是瘸的。

所謂瘸呢,就是說它有一半不是民主的,是不民主的。這跟台灣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實際上台灣這幾年的發展,它是兩條腿走路,總統大選和立法院選舉基本上都跟西方很靠近,對大陸民眾來說,台灣的民主模式可能更直得學習。

主持人:那麼雙普選一直是很多香港人談論的、熱議的話題,我們看最近好像有點淡化下去了,那您覺得香港人現在還是希望很快實現雙普選嗎?.

陳破空:雙普選一點也沒有淡化下去而且越來越強烈。我想補充一句,香港的選舉實際上是很…儘管它只有一半的民主,但是相對於世界上大多數的民族,香港的選舉是比較乾淨,比較公正,比較有效率,香港的選舉很少傳出醜聞或者有什麼暴力。

所以從香港的選舉可以看出香港人的素質非常高,而雙普選是香港人熱議的一個話題,從來沒有冷淡過,只是北京政府一再的推遲,從2007年推到2012年,又想推遲到2017年,不斷的推遲。但是就像過去香港人所爭取的民主一樣,抗爭23條一樣,香港民眾在追求雙普選的道路上,他們一定不會放鬆,我想雙普選遲早是會來到香港。

主持人:我們記得反對23條時很多香港人出來了,所以才達到像剛才陳先生所說的這種結果,讓中共無限期拖延了這個23條。那您覺得香港有沒有可能再像當年反23條一樣,再上街要求雙普選?有沒有可能雙普選很快就會到來呢?

李天笑:在下一個四年當中,雙普選問題的路線圖馬上就會浮現上來。現在中共非常矛盾,它講的話它又怕食言,食言以後引起香港的反彈,但是呢,如果它真的讓香港走雙普選的道路,那麼按照現在的「六四黃金定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民主派在直選當中占60%而建制派占40%,一旦按目前的現實走下去的話,那在議會裡邊就是民主派占多數了。

所以說如果一普選的話,那議會等於是完全失去控制,那中共是非常害怕的,但是它又怕自己食言造成更大的反彈,所以它一直在矛盾當中,就這麼一個問題。

主持人:那您覺得對雙普選來說,香港人有沒有可能做出那種像23條一樣大的行動?

陳破空:香港人一直在做,香港人曾經有過50萬人的大遊行,也有25萬人的大遊行,而且每年都有多達四、五萬,甚至於以上的那種對於六四的紀念活動。他們對於雙普選已經舉行過很多次大遊行,通過不同的聲音,在立法會裡面或者在立法會外面,或者通過那些回歸的方式在表達他們對雙普選的呼聲,這種呼聲沒有下去過,我想只會越來越強勁。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奧運吹破中國經濟泡沫
【熱點互動】美總統大選熱戰展開(1)
【熱點互動】如何評價華國鋒(3)
【熱點互動】中國經濟地震—股市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