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 有多少行業潛規則需要一個個去打破

李龍

【大紀元9月23日訊】「在奶粉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監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業缺乏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沒良心』。我們不僅要追究領導責任,對這樣的企業,也要堅決整頓、處理,一個也不放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天在看望奶粉事件患病兒童時說,政府對此次事件感到很內疚,將認真總結和反思,讓壞事變成好事。

奶粉事件發展至今,已不再是三鹿的問題,而是整個乳製品行業的問題。「三鹿只不過是擠破了中國奶粉業內的膿包」——三鹿員工的話,聽起來有些像自嘲,又有些像開脫。確實,三鹿奶粉猶如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砸向了國產奶粉企業,從而引起了一場奶粉行業的信任危機。

其實,早在三鹿案發之初,就有知情者爆料稱,往奶粉裡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質含量,是行業內的「潛規則」。因而,在事發後,我們聽到了三鹿有關領導如此「申辯」:其實各家奶粉廠都是用同樣的配方做奶粉,三鹿只不過是撞在槍口上。言下之意,三鹿只不過是在替整個奶粉行業揹黑鍋。這種言辭顯然是狡辯,因為整個行業的潛規則並不能為其洗脫罪責。

一個三鹿,我們還可以指責其個體的無良;但22個「三鹿」,除了指責三鹿的無良之外,顯然還有奶粉企業誠信底線的突破和社會責任的丟失。在心照不宣的潛規則縱容下,生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擴大銷售,竟然置嬰幼兒的身體健康於不顧,只為自己牟取私利,斥其「沒良心」毫不為過。

如此公然地作孽,什麼行業自律、社會誠信、企業責任,早已拋在了腦後。然而,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在商業利益之外,還應考慮消費者的利益和社會責任。而一個自律的行業,也應該擔負起技術質量和衛生標準的約束作用。遺憾的是,在奶粉行業中,我們只看到了添加三聚氰胺的行業潛規則,看到了「搞定」有關環節、「擺平」媒體、欺騙消費者的「公關」潛規則,卻沒有看到行業的自律和規範。

如果說奶粉事件揭示了奶粉行業的自律意識是何等薄弱,奶粉企業的道德良知是何等缺乏,那麼同樣的「潛規則」也或多或少地隱藏於其他行業。嬰幼兒奶粉領域出現了「行業性膿包」,可是往前看,有蘇丹紅、「瘦肉精」、「空殼奶粉」,還有工業鹽、紅心鴨蛋等等。這些都是在行業潛規則的遮掩下,大行其道,公然造假、摻假,換取行業不健康的發展和「帶血」的利潤。

行業潛規則的盛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給消費者造成了身體或心理上的損害。因為行業潛規則只是內部的約定,而不為外人所知曉,所以不知情的消費者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行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這種行業潛規則就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消費者就一直被蒙在鼓裡,行業卻照常發展。

然而,古話說得好,害人必害己。「沒良心」的企業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信奉行業潛規則的企業,它們不但要受到市場的懲罰和政府的處罰,還將導致整個行業的誠信危機。而這對於一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才是最致命的。

到了該反思行業潛規則的時候了。今天,三鹿奶粉爆出了奶粉行業的潛規則,然而還有多少行業潛規則需要我們一個個地去打破,去反省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傳三鹿老總女兒喊冤 官商惡戰延燒
鮮乳遭拒收只能澆花 石家莊乳農欲哭無淚
許志永:三鹿集團和國家質檢局有關責任人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北市抽驗市售奶粉雀巢克寧等35件全數合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