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對美政府救市計劃倍感擔憂

標籤:

【大紀元9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008年9月23日華盛頓報導)星期一美國股市再次大滑坡,油價漲幅創歷史記錄。投資人對美國政府救市計劃對經濟的影響倍感擔憂。工業七國財長發表聲明,決心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支持金融市場。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這句古話似乎在美國市場上得到了印證。美國政府宣佈要出資幫助金融機構剝離壞帳的消息推動美國股市在上個星期強勁上漲兩天。但這個星期的頭一天,投資人就再次感到坐立不安,不知道政府拿出的這7000億美元的收購壞帳的資金是否能夠阻擋得住金融危機的蔓延,急速擴大的政府赤字將會對經濟產生甚麼樣的影響。

市場非常擔心的一點是,政府的巨額救市費用很可能會對美元幣值造成很大的傷害。這種擔憂不僅造成星期一股市大滑坡,而且引起原油期貨市場的極大波動。道指下跌近400點,納指近100點,標普500指數近50點。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15美元,達到120美元一桶。漲幅最大時超過30美元,達到每桶130美元。

正當國會就這個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細節進行討論的時候,工業七國集團發表聲明,表示「我們準備採取任何必要行動,無論是單個國家還是集體行動,來確保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這是這些國家在上個星期跟美聯儲達成貨幣互換協定,準備向金融系統注資2000多億美元的重大行動之後首次對美國政府的救市計劃做出的正式回應。

不過,觀察人士注意到,七國集團的財政部長們和央行官員們星期一發表的這個聲明除了表態以外,並沒有甚麼實際的內容和措施。而且一些國家的官員也公開表示,現在還無意跟美國看齊,出面挽救金融機構。

*全球性的解決辦法*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表示,德國的金融系統受到的影響沒有美國那麼嚴重,所以德國還沒有必要採取類似美國政府採取的那種行動。

法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納·拉加德(Christina Lagarde)明確表示,法國除了暫時禁止賣空交易以外,還沒有其它打算。英國財政大臣達林(Alistair Darling)星期一也表示,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性的解決辦法。但人們沒有必要都採取一樣的行動,對危機的反應應當是「有分寸的」。日本官員星期一也做出了類似的表態。

美國第四大銀行瓦喬維亞銀行的全球策略師傑伊·布萊森(Jay Bryson)對美國之音表示,歐洲也是這場金融危機的重災區,因次貸問題而損失資產也有2000多億美元,除了美國以外,是世界最大的。不過,布萊森指出,歐洲的情況跟美國不同,目前還沒有嚴重到非要政府直接出資才能拯救金融系統的地步。

他說:「人們看到美國的問題要比歐洲的問題嚴重得多。歐洲還沒有發展到美國的地步。上星期,我們看到美國的金融體系,總體上講,已經極其虛弱。其它很多國家並不是這樣。如果歐洲的大銀行問題惡化了,有可能會倒閉,歐洲國家的金融當局可能會採取更多的行動。現在要他們跟上美國的步伐顯然還不是時候,無論是從金融角度來看,還是政治角度來看,都時機不到。」

*從投資銀行轉變成商業銀行*

美國的投資銀行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已經面目全非。五大投行中貝爾斯登銀行和美林證券已經被別人收購,雷曼兄弟公司已經宣告破產。剩下的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公司也無力獨立支撐下去。它們已經決定改變身份,從投資銀行轉變成商業銀行。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歐洲投行淪落到美國投行的境地。

加拿大的BMO資本市場公司的副總經濟師道格拉斯·波特(Douglas Porter)對此的看法是,歐洲金融機構發展週期和融資環境與美國不同,它們承擔的風險也要小於美國同行。

波特對美國之音說:「在某種程度上說,美國投資銀行的那些具體問題是先一步浮出了水面。歐洲總的資產減值數量跟美國也差不了多少。只不過歐洲的銀行模式跟美國相比承受融資擠壓風險要小一些。美國的短期資本市場緊張的問題足以把投資銀行至於死地,但歐洲銀行還不至於。」

波特還表示,歐洲金融當局現在應當做的頭等大事就是確保金融系統擁有足夠的流動性,讓銀行間的貸款利率保持穩定。他和瓦喬維亞銀行的布萊森同時也認為,歐央行和歐洲某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也需要動手削減利率。他們表示,雖然降低利率並不能夠直接影響信貸條件,但在目前經濟疲軟日益加重的時候,防止經濟繼續下滑也可以給遏阻金融危機發展起到間接的支持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水電工人們致信胡錦濤 聲明退黨
【香江城語】花開花落原相同
台股漲、美元弱 台幣升值1.28角
歐洲股市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