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分析民眾的恐慌 盼律師團不成關鍵

【大紀元9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採訪報導)中國毒奶粉事件隨著更多品牌和產品被曝光含有三聚氰胺,海內外民眾對中國食品也產生質疑和恐慌心理。介入事件的大陸志願律師團的律師表示,民眾現在擔心,還有什麼飲料或食物可以放心的吃。該律師團的律師同時指出,不希望自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而是在事件中的作用越來越弱,才說明事件解決的較好。

「毒奶粉令人推想 恐慌」

在北京的康凱律師對大紀元介紹了他們目前工作的最新情況,他說律師團主要做幾個方面的準備,第一是給三鹿受害者編索賠指南,第二是做訴訟的準備工作,第三是做相關的政策調研的探討。

日前中共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辭職,康凱對此表示:他沒有資格辭職,應當被撤職。

他還認為,三鹿毒奶粉受害患兒的家長的精神壓力大於現實的壓力,「也就是說家長的心理恐慌是最嚴重的,關鍵是事件的原因讓人恐慌:現在這個食品工業出了這麼大的問題,他們會推想喝奶喝出這麼大問題了,那麼我喝飲料、吃麵包,它裡面是不是還有這樣的東西(三聚氰胺),這是最恐慌的地方。」

律協「關照」

志願律師團成員北京李靜林律師表示,「除了確診了有結石的患兒家長還有其他人士打來電話諮詢,就是說現在不止三鹿毒奶粉造成了人身傷害,還有22家企業的產品含毒被檢測出來的。現在公佈的死亡患兒就幾個,其他人先治療。我們現在能做的事指導他們保留證據,集體訴訟的訴狀是我起草的,已經擬好了,要最後定稿。我們要求的賠償可能會超出現有的賠償標準和賠償的項目。」

李靜林律師還透露,北京市律師協會的李姓副秘書長打電話分別找志願律師團的一些律師,說是政府在處理,要相信政府,另外她還說各地有法律援助機構,「我說你說這話的意思是不希望我們做嗎,如果不放心我們,那你們來做,或者你們找點你們放心的事情給我們來做。雖然有其他的法律機構可以做這件事,但老百姓應該有個選擇嘛,有競爭好呀……」

「律師團做的工作越多恐不是好事情」

康凱律師表示,「我認為這個事件政府介入的比較深,那麼從受害者賠償的角度來說,達成調解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這件事情還沒有最後塵埃落定。」

他說,「現在律師團起訴的話,會給廠家及政府制定賠償標準有一定壓力,但是從目前的局面來看,事件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狀態還不是很明朗,不能單純的從法律的觀點去看待這個事件。我們評估過家長們手裡的證據,那麼經過訴訟的話,要經過嚴格的司法審查程序,有些應該獲得賠償的家長由於證據不足而得不到法院的確認,那麼可能得不到民事賠償;而且即使起訴了,法院也不會儘快進入審理,案子會被拖下來。我個人認為這個事件的解決需要綜合方案。」

「我想政府可能很快會出台賠償標準,我認為現在政府一方面在診斷,一方面雙方在較量。如果賠償標準出來後不公平,那麼我們就去起訴,因為司法有司法的賠償標準,我們走司法的途徑。除非賠償標準是家長能夠接受的。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這個事件的解決需要律師團做很多工作的話,我認為這不是好事情。」

近期,大陸眾多的家長帶幼兒去醫院做泌尿系統B超檢查,因為他們的孩子曾經吃過三鹿奶粉或者事發前正在食用三鹿奶粉。中共政府曾在媒體表態,對這類檢查實行免費,但記者瞭解到眾多的家長給孩子做檢查的費用並沒有得到報銷。而家長們焦急的擔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所以他們大多都是自己支付的約200多元的檢查費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毒奶粉氾濫全球 中南海獨享「特供」無毒奶
三鹿毒奶粉  石家莊市政府延誤報告38天
6100公斤毒奶粉 驚傳流向大潤發
朱健國:「中國毒奶風暴」須國家主席公開道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