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奇:稅減了,錢花在哪裡?

劉孟奇

標籤:

【大紀元9月3日訊】「減稅?不減稅?」是新政府上任以來,各界一直相當關注的議題。而隨著工總這一陣子在電視媒體上強力放送「減稅救經濟」廣告,以及稅改聯盟強烈反彈,要向公平會控告這是「不實廣告」,更將這個議題炒到最高點。

根據《壹週刊》最近一期的報導,雖然尚未正式宣布,但是「大幅減稅」已經是政府內部的政策共識。根據《壹週刊》報導,政府預計推出的減稅方案包括大幅調降遺產稅與贈與稅稅率;營利事業所得稅由25%降為20%;個人綜合所得稅的21%、13%以及6%等三級稅率,各降1個百分點,同時提高免稅額及扣除額。
「是否減稅」涉及「是不是公平正義」的價值判斷問題,也非常容易牽動社會的神經。可以想像,如果以上的減稅政策出爐,一場社會大辯論的風暴勢不可免。不過,觀諸最近台股「跌跌不休」的走勢,業界及專家對於接下來景氣的悲觀預期,以及南韓剛剛宣布大規模減稅的震撼效應,減稅政策恐怕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平心而論,以目前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悲觀情勢,同時各國競相減稅,並透過租稅上的「跳樓大拍賣」以吸引資金的嚴酷現實,政府縱使再有「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抱負,一旦面對資金外逃的威脅,大概也只有加入「租稅流血競爭」的行列。

無論如何,減稅不是目的,刺激經濟成長才是目的。但是要刺激經濟成長,減稅就要能有效激勵消費與投資。特別是對前者而言,如何提供人民一個「只要肯花錢,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的方便環境,對於「鼓勵被減稅的人勇於消費」就至關重要。

但是,我們對教育與休閒等重要服務產業的層層設限,卻使得目前在台灣,有錢也不見得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或服務。舉例而言,我們到現在還是要藉由學區所在或考試成績,而不是家長購買力的高低,來決定其子女所能獲得的教育品質。特別是,就算家長肯花錢,只要子女通不過我們考試制度的試煉,他就買不到高品質的高等教育。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對私人藝術表演場所的法規限制嚴格,甚至將其視為「八大行業」,使得這些場所及相關表演團體難以蓬勃發展。另一個例子是,政府對於水域、港口的諸多限制,使得要在這些場域從事高品質的休閒活動困難重重,以致到了現在,我們基本上還是一個「很會造遊艇,不會玩遊艇」的國家。

想一想,如果我們減稅的結果是:家長把省下來的稅款送小孩出國留學,消費者用省下來的稅款出國徜徉,有錢人還是決定在國外置產買遊艇。如此減稅,恐怕並不會有多少刺激景氣的實際效益。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我們真能把這些教育與休閒服務產業的管制大幅鬆綁,由此所產生的龐大商機,也才能提供資金回流與投資者將減稅所得再投資的強大誘因。(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孟奇:鹵蛋在哪裡
劉孟奇:民主與競爭
劉孟奇:獨裁的假和諧 民主的真穩定
劉孟奇:提高素質 迎戰知識經濟時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