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選「國鳥」麻雀當選 專家:嘲諷中共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施宇綜合報導)中國國鳥評選活動近日引發熱議,由於國家林業局日前所提報的「國鳥」候選鳥丹頂鶴學名為「日本鶴」(Grus japonensis),遭民眾痛批。有網民展開一場對新的10種候選鳥進行投票,結果「五臟俱全」的麻雀以35.8%的得票率奪冠。

有報導稱,儘管麻雀符合中國國鳥官方評選五大標準中,「具有較廣的分佈範圍和一定數量,以便被民眾觀賞」的條件,但很多民眾無法接受這樣的國鳥評選結果。民眾說:「全國都在吃麻雀、搓麻雀,以麻雀當國鳥成何體統。」

支持者則認為,麻雀長相樸實,位很低,生活頑強,經常被吃!這和當代中國大陸的百姓很相似!更能代表中國人的精神。有專家指出,網民選麻雀作「國鳥」其實是一種對中共當局進行惡搞、嘲諷的民意表達。

麻雀打敗丹頂鶴

據現代快報報導,中國國家林業局早在2004年便曾委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中國二十多家媒體共同舉辦國鳥票選,當年丹頂鶴即以60%的得票率名列榜首,但因其「日本鶴」名字而遭擱置。

今年3月,有人再度提案將丹頂鶴確定為國鳥,國家林業局並在上月23日將「國鳥丹頂鶴」的提案交國務院審查,消息一出立刻再引發輿論爭議。中共國務院在強大壓力下遲未批准丹頂鶴成為中國國鳥。

中國大陸最大網路論壇「天涯社區」日前便自行發起國鳥票選,最後在十種候選鳥中,「麻雀」脫穎而出,以35.8%的支持率成為新任國鳥,丹頂鶴只得到8.6%。

支持者:生命力頑強 代表國人精神

大批支持麻雀的民眾認為:「麻雀長相樸實,生命力頑強,不易滅絕,更能代表中國人的精神」。

網民jxsd512稱,選擇國鳥並不一定要選擇那種身份高貴的,外表美麗的。選擇因素不要只局限於外在,其實內在對國鳥的選擇來說更加重要。而且很多民眾其實對鳥類是沒有研究的,丹頂鶴、孔雀、錦雞只在電視上看過,對它們也不瞭解。

而麻雀不一樣,首先,它和中國民眾很相似,它們生命力極強,難以被淘汰;它們身上有風骨,就像LZ前面說的,有不屈的精神。而很多珍貴的鳥兒一不小心就滅種了。一句話,國鳥不需要漂亮,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與本國國民相似的精神。

網友長風也表示,在網友心中,丹頂鶴已經成了某種精英人物的代表,它脫離了大眾,當然,也就得不到群眾的稱讚;相比而言,麻雀雖然沒有高雅的外表,但是它很大眾、很貼近群眾……人們對麻雀的讚美也就反映對普通勞動者價值的肯定。

網民yiyepiaoxue稱,麻雀生命力頑強,不易滅絕。要是把其他珍稀鳥類選為國鳥,萬一哪天滅絕了怎麼辦?國鳥不能滅絕!

網民brast則大力提倡要麻雀作為國鳥,他說,麻雀雖小,但全國人民無人不知,並且它是生命力非常頑強的鳥類!它長相普通,隨處可見,就像普通中國人,不要光鮮的「面子」,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網友yehifong說:「麻將是國粹,麻雀為國鳥,這很配嘛!」

網友武漢匆匆說:如果一定要選,我寧可選擇麻雀。一.麻雀是不能被豢養的。被人抓到的麻雀,不管是關籠子裡還是拿繩子拴腳上,最後都是不吃不喝而死。我覺得這是一種風骨。二.麻雀沒有漂亮的羽毛,婉轉的叫聲,卻默默為生活打拼。我覺得和中國人的品行很相似。三.麻雀是和中國百姓生活最息息相關的鳥類了。試問誰沒有和麻雀接觸過,從孩提時代到為人父母。

反對者:經常被人吃,怎做國鳥?

投票支持麻雀為國鳥的網民雖多,然而,反對者的呼聲也十分高漲。理由是「麻雀經常被人吃,怎麼當國鳥?」

網民莫非不是托說,麻雀,全國都在打「麻雀」,搓「麻雀」,國鳥能被這樣折騰?還記得那時候,麻雀被列為四害之一呢!如果麻雀被選為國鳥,那以後麻雀吃農民伯伯的糧食,農民伯伯是打呢?還是不打?萬一被打死了,怎麼辦?

網民allwin2008說,中國乃泱泱大國,所選擇的國鳥一定要有大氣,要寓意深刻。只有鳳凰、孔雀等上檔次的鳥才能擔此大任,麻雀只是個小丑而已,它能當國鳥,那是天大的笑話。

網友love_cctv說:「麻雀不好,太吵了,太普通了,灰不溜秋的,而且還經常被人吃,怎麼能當國鳥?」

網友:平民麻雀深入人心

也有網友撰文指出,無論是通俗易懂的歇後語,還是膾炙人口的諺語,似乎都和麻雀很有緣。

網友說,中外歇後語和諺語涉及到麻雀的明顯多於其他動物,然而,這些似乎都在譏笑麻雀,貶低麻雀的。如麻雀的灰、小、唧唧喳喳的都是大家嘲笑的對象,從另一方面倒也體現麻雀深入人心,大伙總是用麻雀來比喻生活中的形形色色。 這些歇後語和諺語包括:

麻雀嫁女–細吹細打;麻雀飲河水–幹不了;麻雀搬家–唧唧喳喳;麻雀飛進照相館–見面容易說話難;麻雀飛到旗桿上–鳥不大,架子倒不小;麻雀飛到糖堆上–空歡喜;麻雀掉在麵缸裡–糊嘴;麻雀開會–細商量;麻雀落在牌坊上–東西不大,架子不小;麻雀飛大海–沒著落;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氣;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進屋要偷雞;兩個女人等於一千隻麻雀;閉著眼捉不住麻雀,不調查做不好工作。

折射國民受壓迫、嘲諷中共

相比於丹頂鶴,麻雀可謂毫不起眼,甚至在普通民眾的談資中也多偏向負面。可是麻雀卻在網絡選舉中脫穎而出,選為「國鳥」。對此,中國問題專家張傑連指出,與其說因為麻雀在中國民眾心中具有深厚的草根基礎,不如說,選擇麻雀是一種更準確的民意表達,是對中共當局的惡搞和嘲諷。

一位大紀元網友表示:「麻雀很多,地位很低,生活頑強,經常被吃!這和當代中國大陸的百姓很相似嘛!城管不是經常像趕麻雀那樣,來驅逐貧苦的小商販嗎!」

另一位大紀元網友指出,麻雀很有意義。1),「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還不夠「深刻」嗎?五臟之首心臟就是很多國人缺的,或殘的,比如那個沒良心的,缺德的,麻雀不如的CCTV。2),麻雀眾多,象徵眾多的中國百姓。中共捕殺自己的主人─國民百姓像捕殺麻雀一樣不眨眼,還不夠「深刻」嗎? 3), 麻雀為國鳥太具意義了。即便最終中共不願承認它,千千萬萬百姓也絕對會視這個沒有華麗羽毛的小小鳥為心中國鳥。他們會為自己與小小麻雀有著如此相似的命運而對它另眼相看,寄以特殊感情。

還有一位大紀元網友說,小小麻雀曾經歷暴政苦難迫害–「除四害」,同麻木了的人群同命相憐,選為「國鳥」恰如其分!……


當年在毛一聲令下全國捕殺麻雀的轟轟烈烈場景。(網絡圖片)

引出中共史上醜聞

上面網友的一段話點出了一段在中共建政史上,麻雀的一段冤情。看中國文章「網友惡搞國鳥評選引出中共歷史醜聞」中指出。中共曾經把麻雀定為「四害」之一,予以堅決地消滅。

1955年,毛澤東收到農民的反映,說是麻雀禍害莊稼,於是指示:麻雀是害鳥。幾天後,毛澤東同14位省委書記撰寫了農業40條,其第27條規定:除四害,要求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

1956 年10月,青島舉行了中國動物學會第二屆全國會員大會。實驗生物家朱洗說:「除了在某些季節麻雀是有害的,其他季節是有益的。」大多數科學家都建議,在沒有正式得到科學結論以前,希望政府考慮不要轟轟烈烈地搞運動。不過,對麻雀的大規模捕殺已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隨後,鳥類學家鄭作新和他的同事們再做考察,結論是:對麻雀的益害問題要因季節、環境區別對待。他在《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了他的考察成果。不過,毛對這科學理性的聲音置之不理,堅持「消滅麻雀」決策正確。

於是更多的科學家也開始挺身而出,為麻雀翻案。1959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寫了一份「關於麻雀問題向主席的報告」,報告中說:科學家一般都認為,由於地點、時間的不同,麻雀的益處和害處也不同。

1960年3月,毛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一場全國範圍的殺麻雀運動方纔停止。

這也是為什麼有不少網友認為選麻雀為國鳥所體現的是「中國人(編者注﹕中共)對麻雀負罪和欠債,總要想辦法有所補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罕見台灣藍鵲七隻入鏡 長尾陣如飛舞彩帶
美國鳥類中四分之一瀕臨絕種威脅
北市動物園吉祥動物 鶴馬來貘過年討喜
大園沼澤地,黃小鷺現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