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匯率穩定 東協與日中韓 擬集資1200億美元

標籤: ,

【大紀元1月3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柏誠/綜合外電報導〕來自日本、中國、南韓以及東南亞國協(ASEAN )十個會員國的財政部長,計畫在下個月集會,針對利用外匯存底共同集資一二○○億美元簽訂協議,藉以維持本國匯率穩定。根據兩名匿名的日本財務省官員表示,這場會議可能於2月22日在泰國舉行。

由亞洲多國所組成的團體,計畫將共同集資的金額,由去年5月在馬德里提議的八百億美元向上調升,目的是要讓只允許雙邊匯率交換,被稱之為清邁協議的非正式協議規模能夠擴大。

鑑於全球經濟衰退惡化,亞洲各國政府誓言將提出逾六八五○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畫,並為其金融體系再挹注數十億美元,以刺激銀行放款。

確保各國不受投機客突襲

這回集資的用意,一如以往一樣,是要確保各國央行擁有足夠的能力,以保護其貨幣免受投機客突襲。這類突襲曾經導致印尼、泰國以及南韓等在一九九七年遭遇亞洲金融危機波及的國家外匯存底消耗殆盡。

瑞士最大私人銀行Julius Baer駐新加坡的亞太首席投資官員納傑斯沃倫表示,「在這幾個國家中,應該沒有任何一國需要利用這筆資金來拯救危機,不過它有如一片安全網,在需要時便能提供援助。」儘管如此,東南亞國協應當要對付和現今危機有關的事項,而非一直在回顧過去的危機。

在導致美國和歐洲銀行倒閉,以及其他企業裁員數千人的這場信用危機中,亞洲國家大多能全身而退。不過國際貨幣基金(IMF )本週表示,因為出口需求萎縮,造成亞洲成長放慢,亞洲開發中國家今年經濟成長可能只有五點五%,創下1998年以來最低紀錄。

如此一來將導致亞洲貨幣瀕於進一步貶值的風險,因為富裕國家抑制海外投資。彭博追蹤的十種亞洲貨幣中,今年有九種的匯率兌美元走貶。

日本、中國以及南韓一起和東南亞國協十個會員國,已經累積了超過三點六兆美元的外匯存底,大約是全球外匯存底總數的一半。

由於匯率大貶引發亞洲金融風暴,使得亞洲國家的外匯存底消耗殆盡,迫使一些國家轉向國際貨幣基金尋求超過一千億美元的紓困,而亞洲各國政府則以減少支出,升息以及出售國營企業,作為交換的條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中共財政收入縮水 跌幅創一年多來新高
中國科技業內卷加劇 員工被迫忍受長工時
馬斯克重登世界首富 黃仁勳身價飆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