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十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9月30日訊】

愛德萬測試 看好下季訂單成長

全球最大記憶體晶片測試設備製造商日商愛德萬測試(Advantest)預估第四季測試設備訂單成長,主要是因為晶片與液晶顯示器製造商的需求回升。

日商愛德萬測試總裁表示,由於來台灣與韓國的電腦記憶體晶片業者踴躍下單,使得愛德萬測試今年第四季訂單金額,將高於去年同期的89億日圓,並且可能達到與第三季相等的水準,除了愛德萬之外,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及日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晶片設備大廠的訂單也都在增加,透露復甦展開的跡象,顯示半導體設備業,已經走出不景氣的黑暗期。

韓8月工業產值 今年首次縮減

韓國統計局發布最新資料顯示,8月工業產值比7月縮減,是今年以來的韓國工業產值第一次衰退,合乎市場普遍預期,主要是因為韓國汽車業的產值呈現下滑。

根據韓國統計局統計,8月工業產值比7月下跌1.3%,是韓國今年以來頭一次產值下滑,符合市場預期,主要是8月韓國汽車業產值衰退所造成,不過衡量未來經濟表現的12個月平均領先指標,比去年同期上升9%,高於7月份7.8%的成長率,說明韓國未來幾個月經濟仍然看好。。

香港小企業裁員 比澳馬嚴重

根據調查發現,有20%的香港小型企業在過去一年曾經裁員,目前仍然有15%小型企業表示,未來1年還有需要繼續裁員,情況比澳洲及馬來西亞嚴重。

根據澳洲會計師公會調查澳洲、香港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小企業,結果發現雖然經濟形勢轉趨穩定,但是在未來一年內,香港小企業仍然有15%還需要繼續裁員,情況比澳洲及馬來西亞嚴重,只有20%的香港小型企業有意願增加雇用員工,主要是香港小型企業多從事進出口貿易,容易受到海外經濟的影響,在金融海嘯爆發初期,小企業由於雇用員工少,初期一般不會以裁員方式節省開支,而是採取各種方法節流,但是一年時間過去之後,經營環境還沒有見到改善,公司面臨結業危機,只能迫於無奈向員工開刀,因此在全球經濟還沒有全面復甦之前,香港小企業只能靠裁員自救,根據統計,香港有90%的公司都屬於中小企業,預期短期內香港失業率仍將持續上升。

開發中國家 適應氣候變遷成本高

世界銀行在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發表報告指出,開發中國家在2010年到2050年,每年為了適應氣候變化所花費的成本高達750億至1千億美元。

根據預估,2050年全球年均溫度,會比工業時代之前上升攝氏2度,環境將變得比較乾燥與比較潮濕等兩種情況,世界銀行預估,開發中國家每年必須花費高達750億至1千億美元的資金成本,去適應全球暖化帶來的環境變化,這些成本包括農林漁業、給水、人類健康、沿海地帶、基礎建設等,其中又以東亞與太平洋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成本最高,主要是因為這個地區相關基礎建設不足,沿海地帶又長,人口稠密,因此適應成本又比其他開發中地區還高,世界銀行建議,開發中國家必須為氣候變遷的潛在後果做好準備,取得必要的資金相當重要,如果現在就能針對適應氣候採取行動,就能夠減少沒有預期到的風險。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九月二十二日歐美財經要聞
九月二十三日歐美財經要聞
九月二十四日歐美財經要聞
九月二十五日歐美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