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自由與開放 台灣文創產業利基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7日訊】 (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文化創意產業做為台灣下個兆元產業,核心競爭力來自何方?文建會第一處處長方芷絮說:「台灣的文化力就是台灣的生活環境及價值觀,整個在台灣土地孕育出來的想法、歌曲、軟體及生活方式,是別的地方沒有辦法和我們競爭的。」 即使在面對大陸也充滿競爭力。

爲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方芷絮參與了上百場的公聽會。席間聽取文創產業業者、民間藝文團體和學者專家的意見,也考察鄰近國家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等做法。16日在台灣競爭力論壇主辦的「如何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研討會上,對於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充滿信心。

她表示,大陸不管風光多明媚,地理環境多好,台灣畢竟還是有台灣的優勢。以動漫產業來說,大陸官方一聲令下,就有好幾十個動漫園區產生,但是內容呢?不論是電影或是藝術作品,大陸方面動輒大製作,但是最後總是要扣上意識形態的大帽,非常沉重。

相對來說,台灣自由創作的環境以及優秀人才輩出,是無可取代的優勢。在開放多元的社會中,藝文活動呈現多樣性和可塑性。加上科技搭建的創意平台,讓創作者進行零距離的異業結合。

如同「海角七號」在大陸播出後,帶動大陸客來台觀光旅遊。未來要更重視六大新興產業間的結合,讓大陸客來台不再是團進團出,而是吸引一些背包客、商務人士,到台灣做健康檢查、旅遊,體驗台灣不所不在的生活方式。

增加藝文消費人口

打造兆元文創產業,政府最急迫要做的是什麼呢?方芷絮認為,是透過各種手段,使藝文消費人口增加。目前在立法院ㄧ讀通過的文創法中,規劃藝文消費抵稅辦法,希望藉以增加藝文消費。

但是考量到稅基流失,方芷絮表示,抵稅可能改為直接編列預算,補助高中以下的學生,每學期看兩場演出,讓藝文消費人口從小扎根,也提供誘因讓表演藝術團體參與藝文人口的培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