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勞委會評估 簽ECFA增逾10萬工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1日電)行政院勞委會委託學者研究兩岸簽署ECFA對台灣就業市場影響評估報告今天出爐,報告預估簽署ECFA可創造10.5萬到12.5萬個工作機會,不簽署則就業機會將減少4.7萬個工作機會。

勞委會委託致理技術學院國貿系教授林國榮評估兩岸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衝擊,評估報告下午出爐。

評估報告認為,若東亞經濟體整合成型,台灣未簽署ECFA,經濟將受到負面衝擊;兩岸若簽署ECFA,整體而言,對整體經濟、就業人數及各職業別,呈現正向結果。

林國榮的評估報告是採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在不考慮企業成長、資本投入等動態變數外,設定「東協加3(中國、韓國、日本)成型,兩岸不簽署ECFA」、「東協加3成型,兩岸限制農產品開放」、「東協加3成型,中國全面開放市場,台灣不開放農產品市場」及「東協加3成型,兩岸市場全面自由化」4種情境進行靜態模擬。

評估報告指出,兩岸若未簽署ECFA,就業人數將減少4.7萬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將下滑0.179%。若以對台灣最有利的「中國全面開放、台灣不開放農產品市場」評估,可增加12.5萬個就業機會,GDP可望增加0.754%。其他兩種情境也可增加超過10萬個就業機會,GDP也可成長0.7%以上。

在受影響職業別方面,評估報告認為,受衝擊最大的前3大產業為成衣與服飾品(減少5588人)、其他金屬(減少2117人)及運動器材、文具、日用品等其他製品業(減少2523人)。

獲益的職業類別方面,以服務佐理人員(增加4萬3400人)、操作工與體力工(增加2萬9300人)、技術工(2萬8300人),高科技產業則會增加專業技術人員及技術工需求。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這份評估報告內容僅供勞委會參考,「ECFA還沒開始談,一切都只是假設、模擬」;但勞委會可從中了解哪些職業類別受到ECFA的衝擊較大,在兩岸進行ECFA談判時,要求受衝擊大的產業別不要列入早期談判名單內,為勞工爭取緩衝時間。

至於經濟部對ECFA的評估報告與勞委會的有何不同?潘世偉指出,經濟部的報告較著重於產業面,勞委會較著重於職業別。但只論靜態模擬的話,經濟部評估可增加13萬個就業機會,與勞委會的報告相差不多。

不過,經濟部的評估有進行動態模擬,潘世偉說,「經濟部的報告較貼近實際狀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