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復育保育雙管旗下 水試所盼提高蝦猴數量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4日電)農委會水試所表示,學名「美食螻蛄蝦」的蝦猴,因為被當成美食大量捕食,數量變少,水試所已推動蝦猴幼苗大量培育研究,也將尋找更多適合蝦猴棲息與生長的灘地,放流復育。

水試所說,只要走一趟鹿港天后宮,就可沿街看見一盤盤的蝦猴美食;其頭部像螻蛄,尾部像蝦的小生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學者命名為「美食螻蛄蝦」。

水試所並說,鹽漬蝦猴早期是鹿港地區窮人家配粥的佐菜,近年來卻搖身一變,成為老饕眼中身價不凡的下酒佳餚,導致其資源量大幅減少。

水試所表示,蝦猴主要分布在苗栗到雲林沿岸的潮間帶,近年來因為海岸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棲地日漸縮小,加上漁民以抽水機沖散棲洞等不當方式大量捕捉,加劇對資源的破壞性。

正在著手研究蝦猴人工繁殖技術的水試所指出,春夏季是蝦猴產卵旺季,雌蝦猴具有體外抱卵孵化習性,產出的受精卵會像葡萄串般,成團的黏附在腹部上;受精卵孵化之初呈不透明,灰綠色,孵化期間會轉變為橙黃色。

到了孵化後期,則發育成半透明的發眼卵,剛孵化的幼苗為半透明,呈頭下尾上的倒吊形狀,懸浮在水中,經過3到4天的培育,待其軀幹及肢節發育成型後,即會沉底爬行;若底質為沙底或泥底,則會潛沙,並挖洞棲息於內。

水試所表示,目前除推動蝦猴幼苗大量培育研究外,也積極進行生態環境調查,以找到更多適合蝦猴棲息與生長的灘地,作為未來實施放流的地點。

水試所建議有關單位應考慮設置更多的保育區,擬訂適當的管理策略復育,以保育、復育雙管旗下方式復育蝦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