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評選 年度十大被忽略新聞

標籤:

【大紀元12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知名的「外交政策」期刊新一期內容選出2009年被忽略的十大新聞,從可能改變兩塊大陸之間軍事平衡的兩國海洋軍事結盟,到美國護照系統出現的漏洞,這些新聞在今年未受到應有重視,但其後續影響卻有可能成為明年的焦點話題。

◎「西北航道」開通

全球暖化造成北極融冰,俄羅斯和北極之間的「西北航道」開通大幅縮減歐亞航運距離和成本,但卻代表氣候變遷已達危險臨界點;政治上則可能開啟新的地緣政治競爭,俄羅斯、加拿大等多國覬覦北極豐富資源。

◎伊拉克新衝突熱點

伊拉克摩蘇爾附近的尼尼微省遜尼派阿拉伯人和庫德人衝突,被伊拉克和美國當局視為伊拉克穩定的最大威脅。

◎中國和印度建立熱線

在喜馬拉雅山區達旺地區存有邊界爭議的中國和印度兩國,今年6月建立領導人熱線,避免邊界爭議導致兩國軍事、甚至核武衝突,顯示當地已成亞洲最危險衝突熱點之一。

◎新房市泡沫?

美國房價自5月開始回升,不過指標性的S&P/Case-Shiller指數制定者、經濟學家席勒警告,這項訊息警訊意味大於樂觀,聯邦政府砸錢鼓勵許多負擔不起房價的人買房子救房市,可能反而助長對房市過度樂觀的「泡沫化思考」。

◎「民間力量增援」阿富汗政策失敗

奧巴馬提出「民間力量增援」阿富汗,表示在軍事之外,要增加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和民間力量重建阿富汗,但國務院要實現奧巴馬結合軍事和民間力量的這種「巧實力」還差得遠。

◎北京與巴西海洋軍事結盟

中國與巴西達成軍事合作協議,發展航空母艦軍力,威脅美軍在東亞的海洋霸主地位。中國正協助巴西修復購自法國、船齡五十二年的聖保羅號航母。

◎死人領到護照

美國政府審計局(GAO )調查員成功以死亡男子身分和假名、假資料,申請到結合晶片和生物辨識資料的「電子護照」,通關登機,披露護照核發系統存有「重大缺失」。

◎狙殺車臣異議人士擴及全球

車臣人權運動人士艾絲潔米洛娃7月遭綁架殺害,是近年批評親俄車臣強人總統卡德羅夫的異議人士遭殺害的最新例子。

◎美國涉入烏干達內戰

美軍協助規劃和資助烏干達政府軍攻擊叛軍「聖主反抗軍」(LRA ),是美國首度直接涉入烏干達內戰。

◎情報界也有預備軍官團

為了培養多元文化、族裔背景情報員,美國情報組織仿效軍方「預備軍官團」(ROTC )作法,在大學秘密培訓未來情報人才,也積極招募阿拉伯裔、或者會阿拉伯語、中文的人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奧巴馬聯大演說 開啟全球交往新時代
美日領導人強調聯盟的重要
培林亞洲首行 呼籲關注中國自由人權
鳩山推銷東亞共同體 惹毛美國老大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