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河濱網球場遭佔用 北市府推認養新制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0日電)部分北市河濱公園網球場長年遭民間團體佔用,台北市政府決定祭出「新版認養契約」與「公開評選機制」,逐步解決使用亂象,還給公眾免費且公平使用的權利。

台北市全數28個河濱公園,其中14處擁有網球場地,分屬台北市體育處、水利工程處管理。調查發現,網球場地現況落差大,作為聽障奧運比賽場地的彩虹河濱公園設施完善,也有如雙園、道南河濱公園的蚊子場。

其中部分公園的網球場遭「認養」的民間團體佔用,這些團體甚至誤導民眾,以為需繳納會員費才享有優先使用權。台北市議員賴素如就認為,「恐有觸犯民法上詐欺之虞」。

對民間團體以網球聯誼會或協會等形式佔用場地的情況,北市體育處副處長李招譽坦承,「介入後才知問題的複雜性」,但問題的癥結不是要如何強化專業管理,而是怎麼樣跟地方勢力周旋。

河濱公園要設置哪些設施,北市府水利處長陳毓賢說,「當年有些背景是與地方民代爭取有關」。以最常發生爭執的華中河濱網球場為例,他就曾親自到萬華區與地方人士當面溝通。

李招譽認為,北市網球人口成長快速,場地卻僧多粥少,佔地亂象若繼續存在,不僅影響公眾使用權利,也會形成公權力不彰的負面觀感。

因此,北市府經7、8個月的研議,水利處今年7月頒布「台北市河濱公園運動場地認養行政契約」與「台北市河濱公園運動場地認養單位評選實施計畫」,希望藉由遊戲規則的制定,尋求立足點的平等。

依據新版認養契約,認養團體1次簽約2年,最多只能擁有1週1天的優先使用權,且認養範圍僅為該河濱公園網球場地的1/2。此外,如果想要繼續認養,只能續約1次且最多1年。

體育處和水利處都認為,新做法加入退場機制,將可避免壟斷,相關資訊並在網路公告。自明年起,民眾到當地打球時能看見清楚的告示牌及使用須知,有問題就撥打1999市民熱線反映,北市府會介入管理。

陳毓賢指出,「一定會納入認養制度,訂定契約,納入遊戲規則」。李招譽也說,「我們要讓這些團體知道,佔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