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選戰落幕 多項政務考驗內閣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1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6日電)台灣縣市長、縣市議員與鄉鎮市長選戰落幕,不過,行政院長吳敦義仍無法鬆懈,必須面對提振就業與經濟景氣,重建工作時間壓力與缺水議題等嚴苛考驗。

吳敦義在莫拉克風災後的政治動盪中就任閣揆,特別重視災後重建。高雄縣杉林國民中學旁的災民永久屋11月15日動土興建,總統馬英九當時允諾災民,其中600戶要在明年新年前完成,還須「如期如質」。這是項與時間賽跑的工程,行政團隊肩負災民的深深期許。

另一項挑戰在於南部水情不樂觀,恐有缺水之虞。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日前已召集會議,達成應事先確保明年汛期前,所有民生與工業用水不受嚴重影響結論。經濟部水利署則說,南部農業用水調度勢在必行,最慢12月底前公布停灌休耕面積範圍。

提振就業市場部分,吳敦義曾說,失業率為經濟情勢落後指標。但令人感到迫切的是,「97至98年短期促進就業措施」將在年底結束,屆時有4.5萬個就業機會屆期,其中80%短期進用人員仍需就業服務。

吳敦義日前指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及相關部會加強就業服務或輔導參與職業訓練,明年促進就業總目標要達9.9萬人,充分改善失業問題。年關將屆,讓人民有就業的位置與希望,內閣團隊的擔子並不輕鬆。

邁入秋冬,H1N1新型流感防疫工作重要性也愈來愈被凸顯,行政院衛生署規劃在明年新年前要接種1200萬劑疫苗。攸關人民健康,時程與腳步都沒有遲疑空間,也考驗內閣的總動員能力。

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將訪台,兩岸經貿交流持續發燒,除將觸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議題,屆時的維安尺度拿捏,外界高度矚目。

此外,攸關「庶民經濟」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也在吳敦義限時壓力下,須繳出令民眾「耳目一新」的旗艦方案成績單。「10大民怨」出爐之後,民眾更期待獲得政府的正面回應,政院肩頭沈重。

選舉激情過後,政務仍須持續,且政府組織再造、6大新興產業與愛台12建設等中長程計畫更攸關人民生計與台灣未來競爭力,行政院施政腳步只能更快、更穩健,回應選舉結果反映出來的民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