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抗旱 浮現諸多問題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報導】河南省抗旱指揮中心主任王延榮今天說,抗旱過程中遭遇若干主要問題,包括灌溉水源與能力不足,灌溉設施無法配套,引黃(河)灌區引水能力下降等。

他說,首先是灌溉水源不足。河南省水資源原本就匱乏,是1個缺水的省份,全省人均、畝均獲水量只有中國平均數的1/5。同時,河南省這一、兩年水庫蓄水量和河道流量比過去同期的平均值減少很多。目前,2萬9,213座機井水位大幅下降,出水量不足,316座小型水庫乾涸。

王延榮又說,河南省有高達3千3百萬畝耕地缺乏應有的灌溉條件。河南省絕大多數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嚴重,已不能發揮相當效益。大部份灌區渠系不配套,沒有達到灌溉面積設計成效。

他指出,雖然小浪底水庫一再增大下泄流量,但由於黃河水勢變化及引水渠道淤積,河南省各引黃口閘引水不足,難以滿足需要。

他指出,河南各級財政對抗旱的投入只佔小頭,大量抗旱資金需要民眾自籌。

據悉,河南省每次灌溉1畝的平均成本約人民幣15元,按照今年的天氣形勢,小麥最少需要灌溉4次,也就是說,每畝地最少需要人民幣約60元的灌溉成本,若干地下水位較低的井灌區和堤灌區,每次灌溉成本更高達每畝80元。

由於抗旱成本高,收益低,農民眾抗旱積極性不高。對槐樹洼村近30名村民調查顯示,其中半數以上的村民都不打算再挑水澆地,而是選擇「聽天由命」。

有河南商丘民眾稱,在坐火車回商丘的路上,看到兩側麥田一片枯黃。可是在地裡澆麥的農民卻幾乎沒有。老家的朋友也表示,他們說情況就是這樣,農民澆麥的佔極少數。我說看《商丘日報》的報導各級政府正組織抗旱,農民也正在澆地。他們說,那是政府作秀,個別地方澆麥,他們拍了照上報紙、電視。

在夏邑縣、民權縣、宁陵縣等麥田裡連個農民也很少見到。當地農民講:或許老天爺快下雨了,還是等吧。澆地的都是沒本事的,人家看不起。種糧食不賺錢,一年累死累活就那幾千元,遇到災害還要賠錢。

據當地氣象部門預測,河南省近期沒有明顯降雨量,氣溫仍然偏高,受旱面積會越來越大,旱情會越來越嚴重,民眾飲水困出現問題。

相關新聞
中國大旱  7省區1.43億畝小麥受災
組圖:數十年不遇乾旱襲擊大陸多省份
中國北方乾旱持續  數千萬畝麥苗枯死
河南嚴重乾旱 省長郭庚茂悉尼大砸金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