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堅持和努力 花蓮成功培育出無特定病源豬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19日電)養豬業者為防止豬隻染病往往施打許多疫苗和抗生素,結果引發消費者的疑慮,花蓮的養豬業者則是使用網室隔離可能的致病媒介,飼養培育出健康不打針的無特定病源豬。

西部縣市驚傳豬隻爆發口蹄疫情,花蓮玉溪農會總幹事龔文俊獲悉後,不禁慶幸當年堅持推動「無特定病源豬(SPF)」的決定,他表示,飼養無特定病源豬的豬場受嚴密隔離和保護,雖然成本稍微高一點,但可有效防堵口蹄疫病毒媒介的入侵,換算後不見得比較貴。

龔文俊於民國85年起開始採取網室圍養方式,進行無特定病源豬的飼養,但在這之前,培育第一代不施打抗生素和疫苗母豬的過程卻令人相當挫折。

龔文俊表示,當時培育的第2年只養出8隻,根本看不到未來的前景,但所投下去的資金已經超過1000萬元,還好當時憑著不服輸精神堅持下去,終於獲得成功。

這座無特定病源豬場隱蔽在玉里鄉的農田間,方圓5公里內沒有其他豬場相鄰,以防止其他豬隻的相互感染,且這座無特定病源豬場周圍還挖出「護城河」,阻絕蛇、貓、老鼠等致病媒介侵入,豬舍也以細目的針織網圍起來,防止蒼蠅、蚊子、鳥類的入侵。

龔文俊表示,蚊蠅無法進入豬舍,就不會有日本腦炎,沒有貓和老鼠就不會有弓蟲症病源,而鳥類飛不進來,就不會有赤痢,整座豬場在嚴密的隔離保護下,有效排除口蹄疫、豬瘟、赤痢、弓蟲症、日本腦炎等多達9種豬隻容易感染的特定病源。

龔文俊所飼養的無特定病源豬隻在嚴密隔離保護下成長,因此不必施打疫苗和抗生素,但都能長得很健康,肉質也很鮮嫩,更不必擔心藥物殘留的問題。

「小豬仔在出生後半年內,大約就要被注射12至15支疫苗和抗生素,但最令人膽戰心驚的是,有時藥劑施打沒多久,藥效還沒發揮就被推出去宰殺販賣,看到這種情形後,自己都不敢吃了,怎麼還敢賣給消費者?」,龔文俊就是這樣才下定決心推動飼養無特定病源豬。

龔文俊表示,SPF無特定病源豬從第一代母豬開始消除病源起,往後剖腹生產飼養的豬仔也不需要打針,但都很健康成長和發育,且抵抗力也都很強,這些無特定病源豬隻不曾生過病,12年前的堅持和努力總算看到令人欣慰的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