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總統:CECA是政見 當選後當然要實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19日電)兩岸應否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各界意見不同。總統馬英九表示,這是他競選時的政見,他當選之後當然要實現,至於內容以及用什麼方式來簽,大家可以表示意見。

馬總統昨天接受英文台北時報專訪,專訪部分內容今天刊出。針對兩岸是否應簽訂CECA,馬總統做上述表示。

他也強調,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牽涉法律變更的,必須經過條例第5條程序(協議簽署後30日內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CECA是全面性的經濟合作,必須在兩岸有了協議後送到立法院,立法院不通過的話,還是不能生效。

馬總統表示,他競選時強調的不開放大陸勞工、不開放大陸農產品、不開放大陸學生到台灣考證照,這點並沒有改,但是這個不改變,不會影響到台灣和大陸經濟方面的正常化。

他說,日前有石化業者陳情,大陸和東協很快就要實現「東協加一」的協定,其中最重要的是關稅減免。也就是說未來東協國家的產品進入大陸時,可以享受低關稅或零關稅待遇,而台灣產品卻可能遭課關稅,陷入比較不利的局面。

馬總統指出,其實政府早已聽到業者的聲音,但不是只為某些行業,將來簽訂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一定要考慮到國內產業的利益,該保護的保護,該開放的開放,政府會非常審慎處理。

不過,媒體質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兩岸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推動CECA,此舉恐矮化台灣,馬總統說,「不管他怎麼想,我們認為『一個中國』所指的就是中華民國,這一點也是1992年我們堅持的,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改變;如果我們不這樣解釋的話,難道我們要把『一個中國』解釋成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嗎?」

總統也強調,儘管和中華民國有邦交的只有23個國家,但只要這23個國家承認,然後和其他國家發展實質關係,就能生存。「我們靠的不是名稱上做一些改變,然後就能生存下去;靠的是我們的實力和競爭力。」

至於媒體詢問CECA是否應透過公投決定,馬總統說,公投固然是方案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且公投緩慢、昂貴,辦一次要花新台幣3到5億元,還需要長時間宣導,「如果政府每一件事都要這樣做的話,政府很難運作」;「不能因為有人不贊成,每件事情都要用公投解決」。

媒體也問到可否用民調取代公投,馬總統說,如果由不同機構、長時間所做的民調,應可作為參考,但他不是認為民調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以公投而言,反而不見得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公投門檻很高,很多公投都過不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