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消基會籲公開漲價理由 重審客運票價調整案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0日電)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表示,公路總局2月13日又通過公路客運票價調整案,全案應重新檢討,並公開18項調漲理由;倘若交通部同意,票價將漲2成,將使民眾生活更苦。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公路票價依據來自成本及載客率等18項理由,其中油價占2到3成,其他17項是車輛折舊、修車材料、人事成本等;但是這次客運公會提出17項成本漲幅約僅1成,主張票價漲2成的主因是載客率下降。

他舉例,消基會調查發現,受高鐵影響使載客率低的台灣西部路線,台北到台中核定票價是新台幣318元,實際促銷價卻低至80元;黃金路線的台北到基隆,載客率達100%,實售價卻達55元,直逼核定票價的58元,明顯對黃金路線乘客不公平。

他並說,消基會還發現台北縣、市之外的通勤族,有高達8成使用私人交通工具,主因是大眾運輸班次不足,不僅費時、票價還比自行騎車通勤貴;調查也發現,全台騎車者每月平均花費809元、搭大眾運輸者開銷反而達1703元。

他強調,台灣是民主國家,但涉及大眾運輸權益的客運調漲理由資訊卻不透明化,還聽聞業者說製造輪胎的主要成份天然橡膠RSS3成本上揚,也是調漲原因之一。據消基會調查,天然橡膠2006年每公噸約1800美元,2008年7月上漲至3100美元,但如今又低至1500美元,怎會是調漲理由?

謝天仁強調,客運是特許行業,過去獨占時期享高額利潤,導致經營者的用心與努力不足,漸漸造成服務品質低落;業者不探究、檢討載客率下滑原因,總是要求政府補貼、調漲票價,政府又一昧迎合,只會讓業者更缺乏改善營運績效的動機,結果又是消費者承受。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委員、台大土木研究所教授張學孔則呼籲,政府正視全國交通政策不利大眾運輸更便利化革新,反將國家資源用在補助私人機動工具上的現況。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說,消基會主張公路客運票價調整案必須將18項調漲理由公開,並重新審查;否則不景氣下,搭乘客運多是相對弱勢族群,票價倘再漲2成(5到30元),民眾生活壓力無疑更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