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辨識應用廣泛 但技術有待突破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編譯報導) 臉部辨識科技是目前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門項目。臉部辨識的研究並不僅限於各大學和研究機構所從事的學術研究,在今日恐怖主義仍然猖獗的時代,警方和調查單位都大聲疾呼希望有新的科技能夠正確掃描臉部以便能從搭飛機的乘客辨別「想要尋找」的可疑人物,或是在公共場合裡揪出恐怖份子。

研究臉部辨識科技的大學教授們普遍認為,要了解腦部如何運作是這個世紀中最神秘的領域,而臉部辨識則是其中最具有挑戰性的。如何辨識臉部的方法是ㄧ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有的研究用顏色來區分男性或女性;有的認為鼻子是辨識臉部的關鍵,以鼻子做為重點來研究辨識方法;也有的研究認為眉毛才是最容易辨識的。

顏色辨識技術

布朗大學視覺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麥克泰瑞(Michael J. Tarr)最近在心理學期刊發表一篇論文指出,男人的皮膚比較偏淡紅色,而女人的皮膚比較偏向綠色。麥克認為,顏色是非常微妙的,而且蘊藏著豐富的訊息。雖然人有不容易捉摸的心靈或感覺因素,但平均來看,男人確實是比較偏紅的,而女人比較偏綠色。

麥克表示,男人和女人的皮膚之間之所以會有這些顏色上的差異,可能是因為女人需要某種皮膚色素,使其能夠吸收紫外線來綜合人體的維他命 B,並可以分泌乳汁和協助人體骨骼的發展。

鼻子辨識技術

加州聖地亞哥大學對臉部辨識的研究著重在鼻子。 認為人們使用鼻子當作繪製整個臉型的導航點。也就是說,我們在辨識是不是認識這個人的方式是先從鼻子開始,向左邊移動,再向中間移動。

眉毛也可以用來做臉部辨識

也有研究機關表示,眉毛的辨識也和眼睛一樣重要。即使戴上厚厚的鏡片或奇怪的相框,人仍然能認得出你。 但是,剃掉眉毛就大大失去辨識的效果了。

人面失認症有認人的困難

中風或是患有自閉症的病人對於臉部辨識有很大的困難,這就是所謂的「人面失認症」,或是稱為臉盲症(面孔失明症)。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員表示,罹患人面失認症的病人對於連接到腦部用來辨認人的臉部的ㄧ部分神經有毀損的情況。

大部分人看人的臉的時候主要是看全部整個輪廓。 這就是為什麼你可以正確無誤的辨認對方的臉部,卻不會注意到對方新的髮型或是口紅。然而,患有人面失認症的患者卻只會看到人的臉的ㄧ部份而不是全部。

人類天生具有辨識臉部的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南茜(Nancy Kanwisher)表示,人的頭腦中有一個特定的「甜蜜點」,稱做流線形臉部區域,能發展成臉部辨識能力。 這項能力就像呼吸或是打嗝ㄧ樣是人類天生擁有的。

南茜表示,臉部感知可能是辨識中的ㄧ項特殊的領域,因為臉部辨識擁有獨立的辨識和神經機制。

臉部辨識技術因為牽扯到複雜的腦部運作而困難重重。美國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系教授Marlene Behrmann表示,很少人能僅靠一個特徵就能被辨識出來。在我們辨識人臉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快的測量從鼻子到眼睛,鼻子到嘴巴,眉毛到臉頰等之間的距離,就是從這些微小差異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臉部各部位之間的距離加上形狀,賦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臉部特性。而不是僅僅靠一個漂亮的鼻子或嘴唇。看來,要突破臉部辨識技術對人類來說還有一段路要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協助辦案  台工研院贈警智慧車牌辨識系統
無線射頻辨識技術  台元智大學研發未來商店
研究發現 女人較男人更能辨識可愛嬰兒
馬斯克加入AI戰局 預言人類將失去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