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汶川地震或由水壩所「誘發」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5日電)發生在去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中國鉅大生命財產損失,包括中國地震專家在內的地質科學家認為,距震央5.5公里處的新建大壩蓄水壓力或許是「誘發」這起特大地震的主因。

四川省地質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電話採訪時表示,四川紫坪鋪大壩蓄積的3億1千5百萬噸水,可能對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強度造成了實際影響。

儘管目前還沒有人能證明汶川地震是該大壩所「誘發」,但范曉說,巨大的紫坪鋪大壩對當地本來就存在的地震活動有干擾,水庫蓄水可能改變了地震發生的規模與發生的時間,加大了地震的強度。

但他承認,在下定論之前,需要對有關觀測數據做進一步深入分析。

范曉認為,從以往水庫誘發地震的實例分析,紫坪鋪大壩的迅速蓄水和水深具備了誘發地震的一切條件。

分析人士說,這一看法讓人開始猜測,人類活動是否要為這次地震承擔部分責任。

紫坪鋪大壩與汶川大地震之間的關聯性目前並未得到證實。但若干地震科學家已經對此表達關切,並將相關報告發表在1月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哥倫比亞大學的地球物理災害研究員克洛斯1月間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大會表示,四川紫坪鋪大壩蓄積的數億噸水給毗鄰的北川斷層帶來不正常的壓力。

儘管克洛斯在報告中沒有直接提及任何大壩,但他說,蓄水所產生的作用是地殼運動1年產生的自然應力的25倍。

不過,也有科學家不認同克洛斯的觀點。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學家雷興林認為,水庫滲透到斷層以及2007年12月到2008年5月期間水庫水位下降可能是造成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因素。

但雷興林強調,現在要得出最後結論仍為時過早。

英國地質調查局地震學家馬森也認為,汶川地震是地球構造活動移動的結果,最多只能說紫坪鋪大壩「可能」加速地震發生的時間。

范曉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採訪時說,他同意「無論有沒有紫坪鋪大壩、地震都會發生」的觀點。

但他表示,水庫誘發地震的概念就是,水庫是發生在有地震活動的區域,由於人工修築水庫干擾了地震活動,干擾的結果就是讓地震發生時間是在水庫蓄水若干時間之後。

范曉表示,這並不是說地震是水庫製造出來的,但因為水庫蓄水,而且規模是比較大的,就足以對地震產生相當的影響。

相關新聞
明真相 汶川地震中躲過災禍
陳惠如:過一個返本歸真的新年
展望2009 給中國把脈(1)
2008年中國教育  西方喪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