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中國需要啟蒙運動

從戈揚病逝思想起

王丹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訊】 原《新觀察》雜誌主編,中華學人聯誼會創始人戈揚女士一月十八日凌晨病逝於紐約的法拉盛醫院,享年九十四歲。消息傳來,我們在震驚與傷痛之餘,也令人想起一個問題:我們是否還記得八十年代中國大陸的啟蒙運動呢?

今天我們都在忙於回顧與反思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但是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八十年代是最為重要的時期,而那個時期中,一批年輕的時候為了中華崛起的理想投身中共領導的民族革命,後來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飽受摧殘,並逐漸覺醒的體制內知識分子,利用當時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以及他們掌握的一定的話語權力,積極推動思想解放,針對很多主流意識形態提出了突破性的見解,並向社會提出了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口號。我們稱之為「新啟蒙運動」。這個運動以一九八九年出版發行的《新啟蒙叢刊》為陣地,而代表人物中,就包括戈揚女士。

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今天,我們已經越來越看到了所謂「改革」存在的嚴重問題,對於中國過去三十年改革模式如果沒有深刻的反省和檢討,我們就不可能針對未來社會轉型提出更加清醒的方案。而要做出這樣的反省和檢討,我們就必須看到,八十年代以啟蒙運動為代表的改革派提出的改革思路,與九十年代以後以經濟學家為主的知識分子群體提出的改革思路,存在很大的差異。釐清這些差異,重新比較這些差異,可以讓我們看到一九九○年之後改革的問題所在。分析這些差異和問題,不是我今天的重點;我的重點是:如果在我們的反思中,八十年代的啟蒙思潮缺席的話,我們的反思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果我們已經不記得戈揚,王若水、劉賓雁、包遵信等等這些名字,那我們是沒有資格繼續向前走的。這已經不僅僅是記憶的問題,更是社會發展的必要基礎。

今天中共提出什麼「和諧社會」,什麼「以人為本」,其實經歷過八十年代的人都知道,這根本都是抄襲當年啟蒙運動提出過的主張。既可笑而又沉痛的現實是,中共今天繼承了戈揚一代人的主張,等於承認他們當年的主張是正確的,但是又依舊把他們當作敵人,拒絕讓他們回國,這樣的邏輯混亂暴露了今天的中共沒有任何中心思想的本質。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封從德:王丹「六四死亡300人」一說需要糾正
蔣美鏵:去除中共--中國一切有毒產品的源頭
王丹:個人魅力主導的選舉
王丹:面對經濟衰退 中國應該做些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