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紓寧化障礙為助力 要奪聽奧仰泳金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月8日報導】無聲勝有聲 聽奧選手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瑞益台北8日電)雖然聽不清楚比賽鳴笛聲,但曾紓寧不放棄的態度,讓她和一般選手競賽時,即使起步慢仍能在後半段追回來,也使她以15歲的年齡,就在2005年墨爾本聽障奧運打破仰泳世界紀錄奪金。

就讀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一年級的曾紓寧,今年19歲,是2009台北聽障奧運游泳項目金牌熱門選手。雖然頂著聽障奧運金牌的光環,但是曾紓寧也曾有過一段想放棄的過往,然而姊姊曾心映的一記耳光,把曾紓寧打醒了。

曾紓寧表示,在參加墨爾本聽奧之前,因為練習的疲累與成績無法突破,曾一度想放棄練習,就在這關鍵時刻,二姊拉她到游泳池旁,打了她一記耳光。「這個耳光聲音清脆」,曾紓寧說,雖然她聽不到聲音,但這記耳光對她而言是「如雷貫耳」,震撼了她小小的心靈。

曾紓寧從小就跟著姊姊一起學游泳,姊姊還充當助教,用手語將教練教授的內容,一字一句地比劃讓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曾紓寧瞭解。姊姊的愛護和照顧,感動了曾紓寧,那一記耳光也讓曾紓寧在墨爾本聽奧50米仰泳寫下32秒31的紀錄。

雖然聽不清楚外面世界的聲音,但是曾紓寧卻自然、快樂與同年齡朋友打成一片,從不把障礙當做障礙。2004年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與一般選手競技時,曾紓寧雖然聽不到比賽鳴笛聲,只能偷瞄隔壁水道選手動作,下水總是慢半拍,但樂觀的曾紓寧總認為,只要努力,後半段就追得回來,最後勇奪100米仰式第5名。

曾紓寧一點一滴累積實力,在自傳裡她曾經寫著,「在課業上,我比別人用功,別人花1個小時準備,我會用3個小時,甚至4個小時準備」。

曾紓寧的母親范淑英表示,曾紓寧自小就很努力,只要想學的事,一定會努力學好,而且不只是學好,還總是要求自己:「好,還要更好」。

范淑英表示,曾紓寧很專注,不會緊張,這是她參加比賽總能奪牌的主要原因。

練習游泳,需要日以繼夜,每天重複同一個動作好幾十次,曾紓寧接受專訪直率地說,「會覺得煩啊!但也沒想太多,就是一直游」,至於減壓,睡覺是秘方。

除靠睡覺補充體力,曾紓寧還有個小嗜好,就是「暴飲暴食」。在不開心的時候,會去大吃一頓,「大麥克」漢堡是曾紓寧的最愛。

在游泳之外,曾紓寧也喜歡跳舞,街舞、嘻哈都愛,不受聽障影響,用心感受反而更有節奏感。

2008年在北京奧運奪下游泳8面金牌的「飛魚」美國好手菲爾普斯是曾紓寧最崇拜的偶像,曾紓寧也希望像菲爾普斯一樣,屢創紀錄,今年在台北聽奧能突破墨爾本聽奧創下的仰泳紀錄,把金牌留在台灣。

相關新聞
太陽劇團公益演出 周美青陪弱勢先睹為快
牛年  台灣體壇牛轉乾坤
台北燈節試燈 原住民勇士點燃光明之火
北市:聽奧將吸引上萬觀光客 讓世界走進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