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觀劇最喜看穿幫

十年砍柴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進劇場的觀眾,看到那些油彩滿臉,扮相優雅的演員穿幫,總有一種莫名的興奮。

演戲,算不得騙,而是觀眾甘願被虛構的情節打動。而騙局,就不一樣了,騙局一旦穿幫,那叫好聲就更大了。

這兩天,有兩場戲穿幫了。一是戴著「國學大師」桂冠縱橫江湖二十餘年的文懷沙老先生,學者李輝一篇文章輕輕一戳,大師臉上的粉就簌簌地掉落,露出的底色慘不忍睹。此事不論文的擁躉崔先生聲言要 「為長者諱」,還是文老先生的助手「被瘋狗咬了一口」之說,或是文老先生自己簡短的聲明,無非故作清者自清,不與小人物一般見識的姿態。這是演戲穿幫後常用的法子,對倒彩聲裝著聽不見。李輝先生的質疑,用的是很平常的手法:事實考證與常識分析。對文老先生這事,無非是三種判斷: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和道德倫理判斷。事實判斷是基礎,即為文先生辯誣者能否舉出更有利的證據,來反證李輝先生所言謬誤,即文老先生的真實年齡、以及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後來一系列輝煌經歷,入獄的真實原因等等。而不能以「不好說」、「不必說」來搪塞;只有事實弄清了,才可能進行價值判斷,即文老先生的學問是否當得起「國學大師」之稱號,這個是見仁見智,盡可爭論;最後才是道德倫理判斷,比如一個老人,對其青壯年時的行為,是否需要抱同情之理解。撇開事實判斷,後兩點就沒有任何意義。

文老先生的「大師」角色,畢竟演了好多年才穿幫,其演技可圈可點。而雲南有司,邀請網友前去調查「躲貓貓」,調查一結束,隨即穿幫,演技實在太拙劣了,甚至不如陝西的「周老虎」連續劇。

對雲南官方有關部門高調宣佈邀請網友參與調查,一開始我就以看戲的姿態待之,認定這只是一個噱頭。原因很簡單,如果真有呈現真相的誠意,用得著網友參與調查麼?司法體系內,有檢察院的監督機制;政治架構層面,有人大的監督;同時新聞媒體可以監督。但是,在貴國生活的人,都知道這種疊床架屋、明目繁多的監督起不了什麼作用,人們對其不相信。因為監督的機構、名目再多,還是最終由老大一人說了算,那些三權分立、新聞自由是被批判被擯棄的資本主義虛偽的民主,如此,任何監督無非是左手監督右手,或者父親監督兒子。有司也知道自己無法取信於人了,於是請網友充當群眾演員,演一場大戲,試圖引導輿論。

這事細琢磨起來,確實可笑。一個對新聞機構有生殺予奪之權的機構,動輒要求新聞單位這個不許報導,那個不准炒作。真有誠意,就讓媒體特別是省外的媒體自由採訪、充分報導即可,何必放著現成的法子不用,來讓網友走台呢?

有關人士自以為得計,但是他忘了,既然在朗朗乾坤之內,眾目睽睽之下表演,每一個細節都可能被挑剔、被研究,若無誠意,僅僅是為了瞞天過海,只會弄巧成拙、欲蓋彌彰、越描越黑。

等到參與調查的網友報告一出,果然不出所料,這是一場很不高明的戲,輿論嘩然。這齣戲的主旨,概言之就是:

以尊重民意的名義邀請,以尊重法律的名義拒絕。

網友這一天的調查,只能用「看守所免費一日遊」形容。調查真相最重要的環節一個都沒有,網友們

沒有看到監控錄像;

沒有和嫌疑人以及同監舍人士單獨交談;

沒有獨立地詢問當班警察;

沒有見到死者屍體以及家屬。

僅僅是聽當地警方匯報,去現場轉了一圈,再看了看當天的「值班記錄」。

這種調查,還不如砍柴我當年在官媒中做記者時,採訪某某部力推的先進典型紮實。這類採訪,大家知道事先都排練過,但畢竟我們要歷時好幾天,可以和找來的群眾演員,個別地交談,瞭解一些和通稿不一樣的信息。

報告出台後,網友很多人提出強有力的質疑,有人甚至人肉搜索出網友調查團幾位成員的真實身份,他們多是雲南省內的新聞媒體或網絡從業人士,於是對這些人產生了種種懷疑。我一向不主張陰謀論,但這樣的巧合,不讓公眾聯想,實在太難了。即使這些參加調查的網友有一肚子委屈,他們並非是受命演戲,但客觀效果如此,那就只能怪自己過於天真了。

一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網絡,載不動許多愁》,一個社會的根本問題—–即公權力來源和構架沒有較大的改進,僅僅靠某種新技術,所起的作用有限。因為使用新技術的人都活在現實中,只要權力通吃,那麼現實中的一切都是可控的。

不過無論如何,就算看不到真相,看到自以為高明的演員穿幫,也算是一種收穫。

──轉自十年砍柴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十年砍柴:轉型期自力救濟的困境
十年砍柴:鄉村故園和城市驛站
十年砍柴:純金打造「萬世師表」價幾何
十年砍柴:城市的誘惑與恐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