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獎勵休耕田復耕 效果不彰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專題報導

98年1期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實施,推出「活化休耕田、鼓勵復耕」的獎勵措施,透過基層農會租賃平台仲介,只可惜契作獎勵復耕的政策公佈太晚,宣傳不足,農民要出租、承租耕地申辦時間匆促,各地農會撮合成交的帳面成績不好看。

台南縣1年2期約計5萬公頃面積休耕地,冠居全台,全台灣則約有22萬公頃的休耕地,由於農地休耕屬消極性作為,農業無法提升競爭力,休耕給付也被視為農民地租標準,高地租不利農民擴大經營規模,農委會才以「小地主、大佃農」概念,今年推出「活化休耕、鼓勵復耕」的獎勵措施,希望讓休耕農田復耕。

但去年研議時一度擬限休耕1期,因農民感受被逼迫釋出休耕地,引起基層老農民反彈,農委會才又確認不限制休耕期。

98年1期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休耕維持以往種植綠肥的每分地補助4500元,僅翻耕的補助3400元。獎勵復耕則有契作飼料玉米(每分地補助4500元 )、青割玉米和牧草(每分地補助3500元 )、提高輪作獎勵每分地補助2400元等。

透過農會租賃,承租人承租2公頃以上契作飼料玉米每公頃獎勵2萬元,契作牧草和青割玉米每公頃獎勵0.5萬元,有機作物獎勵每公頃1.5萬元;而出租休耕地的地主農民,可獲每期作每公頃給付4.5萬元(政府給付3.5萬元和承租人支付1萬元 ),3年以上5萬元(政府給付4萬和承租人1萬元 )的獎勵。

出租沒比休耕好 地主意願低

從獎勵復耕措施來看,對於有意大面積耕作的農民,政府不僅幫忙補貼租金,還有契作獎勵補助,確實誘因利多,但因台灣市場易受天災蟲害影響產量,大面積耕作有市場上的風險,農民可得仔細評估。

對於出租的地主農民來說,則不管是休耕或是將休耕地出租給人耕作,一樣是拿到每分地4500元價錢,那為何要將地出租?有些老農民害怕再被政府「耕者有其田」沒了田地,或為子孫留地耕作,出租意願其實不高。

種稻本高價低 難吸引租耕者

再則契作獎勵性作物有利多,像租地耕種水稻,因種稻成本高,可說無利可圖,農民期盼政府再提高公糧保價收購2元一直無下文,誰要種稻呢?如何提高地主出租耕地的意願,恐須多思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