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牛仔褲 不朽的經典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18日訊】牛仔褲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穿著舒服適,麵料結實,而且配什麼衣服都好看。也可以說,牛仔褲是現代人最喜歡的時尚衣著。

不過,牛仔褲在過去可不是什麼時裝,主要是礦工、水手和牛仔們把它當作工裝穿。讓我們來看看牛仔褲的歷史吧。

水手們的工裝褲

早在李維‧施特勞斯(Levi Strauss)把牛仔布作為牛仔褲麵料之前的十六世紀,人們就從印度引進了一種粗藍布。葡萄牙水手喜歡用這種粗藍布作桅桿上的帆布,也有窮人用這種布做衣服。

大約在同一個時期,在意大利都靈(Turin)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基耶裡(Chieri),可以買到一種布料,很像今天的牛仔布料。因為這種布做的褲子既可以幹著穿,也可以濕著穿,還可以很容易地把褲腿捲起來,所以意大利熱那亞(Genoa)海軍艦隊把它用來做水兵們的工裝褲。

洗的時候,水兵們就把褲子裝在網子裡,吊在船尾讓海水裡泡著。有意思的是,海水的鹽分就慢慢地使褲子退了色。牛仔褲的英文名blue jeans就是從「blue of Genoa」來的,意思是「熱那亞藍」,但布料卻是源自法國的尼姆城(Nimes)。

施特勞斯發明牛仔褲


牛仔褲鼻祖李維‧施特勞斯(Levi Strauss)

牛仔布料到底特殊在哪裏呢?關鍵是它的斜紋織法。牛仔布料的正式名稱叫做「藍白相間的斜紋棉嗶嘰」,在法文裡叫做「Serge de Nmes」,以後人們就簡化了,叫做 「denim」(粗斜紋布)。

兩百多年以後的1829年,李維‧施特勞斯在德國的巴伐利亞(Bavaria)出生,後來移民到了紐約,在哥哥們開的糧店裡工作。1853年,施特勞斯成了美國公民,他決定在當時處在淘金熱當中的舊金山開一家店鋪。

施特勞斯的店裡賣鈕釦、剪刀、螺栓和給金礦工人蓋工具和做帳篷用的厚帆布。可是他的厚帆布卻無人問津。

他聽到金礦工人嫌幹活穿的褲子不夠結實耐髒,就想了一個辦法,用厚帆布做了些工裝褲,雖然很粗硬,穿著不舒服,卻賣得很好。後來他從法國進口了那種叫「denim」的粗斜紋布,用這種新式麵料做出來的褲子,既結實又舒適。這就是牛仔褲的雛形。以他的名字命名的Levi』s後來成為最有名的牛仔褲商標,也是最老的牛仔褲老字號。

戴維斯發明鉚釘固口袋

這種褲子大受歡迎,可是還有一個問題,褲子口袋常常會因為裝東西太多太沉而開線裂開。當地有一名叫雅各布‧戴維斯(Jacob Davis)的裁縫常常為工人們縫補這種被撐破的褲口袋。戴維斯本人是施特勞斯的客戶,常常從他那裏買布料和其他做衣服用的東西。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用黃銅鉚釘釘在褲袋上方的兩隻角上,這樣就可以固定住褲口袋。


裁縫戴維斯發明用鉚釘固定牛仔褲口袋。(網絡圖片)

因為申請不起專利,戴維斯就邀請施特勞斯作他的合夥人。1873年,加固口袋的方法申請了專利,施特勞斯的公司Levi Strauss & Co.開始生產這種帶黃銅鉚釘的牛仔褲。為了和鉚釘的顏色相配,外褲縫全部用黃線或橘紅線縫合,這就成了牛仔褲的典型特徵。

不久,施特勞斯發明了一種紅色小標籤,把它釘在褲口袋的一角,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標籤放在衣服的外面。


施特勞斯發明的紅色小標籤,釘在褲口袋的一角。(網絡圖片)

不朽的經典之作   

今天的服裝設計師們不停的發明各種牛仔褲的洗磨方法,包括用石頭、酵素和酸。其實,400年來,人們一直在這種奇特的斜紋布上做文章,洗呀,磨呀,刺繡呀,鑲珠子呀,釘鉚釘呀,弄短啦,弄長啦……總之,已經是千錘百煉,千變萬化了。

不過,不管怎麼變,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誰會去改變這不朽的經典之作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籐原紀香穿牛仔褲美腿修長 辯稱家庭幸福[組圖]
謝霆鋒助養貧童接受表揚  表示支持太太張柏芝
姜文嬌妻周韻產後發福 花5元錢補舊褲
Sears商場舉辦LG牛仔褲設計大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