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衛生署檢討規範製藥標準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本港一個月內接連有3間藥廠出現問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昨日表示,已贊成衛生署成立督導小組,檢討本港沿用的GMP「良好藥品生產規範」標準,並研究加入罰則等,醫管局方面則可考慮引入試藥期。周一嶽又指,衛生署及醫管局在應付突發事故時,應更好地配合。

周一嶽昨日在記者會上,回應醫管局購入未註冊糖尿病藥「甲福明」事件。他表示,琪寶藥廠所供應的未經註冊「甲福明」包裝是獲得認可,而內地的生產要求亦符合本港的GMP「良好藥品生產規範」規定。

周一嶽表示,相信衞生署在琪寶藥業的事件上,沒有刻意隱瞞,但在過程中有需要釐清。他表示,衛生署及醫管局在採取應急措施時,應可配合得更好,避免同類事件發生,處理問題亦要以病人利益為依歸。

重新檢討GMP標準

現時本港有25間藥廠,全部均取得衛生署的GMP牌照,但近日卻接連出現問題,發牌制度備受質疑。周一嶽表示,已贊成衛生署成立督導小組,檢討本港沿用的GMP標準,會增加一些有需要的條件和規則,並要求藥廠做好內部審查。

另外,就違規藥廠的罰則方面,衛生署會研究應否引入吊銷牌照以外的其它罰則,又會研究改善藥檢機制、提高註冊條件等,和檢討是否需要增加藥劑部人手,在本月底前會提交報告。

至於醫管局方面,周一嶽表示,局方每年均動用20億元購買藥物,所以今後需要加強監管,確保安全,可以考慮引入試藥期,以確保藥物品質。

衛生署署長林秉恩,昨日則與醫院藥劑師學會及藥學會的代表會面,商討如何改善藥物監管及加強對藥廠監察的問題。衛生署稍後亦會約見藥廠代表,交換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府指補腎產品中國神方有副作用要回收
菸捐新品貼辨識標籤 防囤貨牟利
「中國神方」嚴重副作用呼籲停用
淺談結核病
淺談結核病 人氣 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