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也種台灣水果 搶生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洪素卿、黃以敬/台北報導〕台灣積極推動水果銷中,去年銷中水果僅兩百三十一萬美元,中國水果進口卻高達一千三百八十四萬美元;而以所有主要農產品來看,去年自中國進口七億一千萬美元農產品,出口中國的農產品卻僅四億三千六百四十萬美元,顯見從水果到農產品,台灣、中國貿易逆差,要彌平恐怕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對於台灣水果打入中國的困難,中興大學農產行銷系教授吳明敏進一步指出,台灣水果要銷往中國挑戰非常大,重點是必須有一套制度,讓人家分得清楚台灣去的水果,及在當地生產的台灣水果。

吳明敏說,當台灣品種良好的水果流入中國後,配合當地便宜的工資、管理成本以及土地,台灣水果幾乎都要比中國的貴上兩倍。要跟當地低成本、品質卻也不差的水果競爭,再加上生產者很多也都是台商,這場仗就很難打。

至於先前的柳丁或是香蕉,本來零售價一公斤應該要賣到四十元,只是硬撐著降價賣二十元,這種短期作法,不是正常的貿易,只是政黨為特定目的短期操作並不好。

不過,吳明敏也認為,在中國的一級城市,台灣水果並非沒有市場。重點就是要讓當地消費得起高品質、安全水果的人,可以認清哪些是從台灣來的水果、哪些是在當地生產的台灣水果。這個部分本來北京政府承諾會協助,但目前看來似乎效果並不理想。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黃琮琪指出,水果多半都是季節性產品,台灣當季水果,如果有好的市場,本來基於世界自由貿易,讓市場更多,銷往中國並不違反基本原理。這一、兩年銷量低,也可能因為中國目前還是新市場,還需要時間慢慢去適應。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中國誘使台灣的農民帶著新品種與技術到當地種植,這些新品種大概在兩年、三年後,就能種出好的品質。台灣的東西過去,反而沒有市場。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