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原:從亞太看「美09年中國軍力報告」

姚中原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美國防部3月25日所發佈的「2009年中國軍力報告」,是奧巴馬總統上任後第一份對中共解放軍能力評估的軍事報告。內容重點在提醒國際社會,中國已是亞太地區一個軍事強權,其軍事迅速發展將影響亞太地區的軍力平衡。此從報告中,特別提到即使台海兩岸關係有所改善,但中國在台灣對岸部署飛彈並沒有降低的跡象,以及中國近年來發展網路攻擊武器、強化核武作戰能力,與積極研發太空軍事科技等舉措,將改變亞太地區、甚至亞太地區以外的軍事平衡等內容,就可證明。

當前美國雖然在防止核子武器擴散、因應全球經濟衰退,和氣候變遷影響等議題上與中國密切合作,但面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擴張軍力的現實,美國不敢大意並會對中國產生戒心。此因中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早已超越台灣海峽,當前除不斷研發和增強軍民兩用的太空實力外,其於去(2008)年12月公開承認將建造兩艘中型航空母艦(預計2015年前完成)的舉動,以及今(2009)年1月中國派遣軍艦前往印度洋亞丁灣參與反海盜作戰所展現的投射能力等等,都讓美國十分地憂慮。

報告內容指出中共人民解放軍正進行全面性的變革,從一支能在中國領土進行打持久戰的大規模軍隊,轉型為一支憑藉先進武器能在極短時間內擊敗高科技敵人的部隊。而解放軍之所以能在具有「高強度」衝突中獲勝的實力關鍵,除係憑藉其自我提升軍事科技能力外,報告認為,最主要原因是中國從國外獲取了許多高科技的軍備與技術。換言之,由於近年來中共持續依其經濟發展實力,不斷投資於軍事改革與新型武器,已使亞太軍事態勢逐漸失去平衡。

除此之外,美國的軍力報告書也注意到,台灣近來改變了過去數年降低軍費的趨勢,並針對特定戰力需要進行現代化,及強化整體因應緊急事件的能力,但兩岸軍事平衡仍持續向中國大陸傾斜。尤其解放軍近期內仍是以「嚇阻台獨」為目標,且不斷增強與研發威嚇性的戰力,以防範未來任何可能的敵人;也就是說,中共軍力除是針對台灣施壓外,未來如何有效嚇阻、延遲並阻斷美國在台海衝突發生時對台灣的支援,亦是中共軍事現代化非常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

雖然中國近年來,一再對外宣稱會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世界各國進行安全對話與合作,並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另外,中國也對外表示,其國防政策是「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其反對擴大軍事同盟,並強調中國永遠不會稱霸、也不會搞軍事擴張。但顯然美國的認知並非如此,此由於美國深知中國的「國防預算內容」與「軍事發展意圖」一向是透明性不足,以及不願全面接受外界檢驗,且解放軍早有能力在其周邊地區迅速擊敗任何來犯的敵人包括美國在內;除此之外,美國更明瞭中國近年來不斷加速研發新式飛彈與強化反衛星及現代化核武能力,其射程遍及美軍勢力範圍。

美國2009年3月25日所公佈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其主旨就是向世界傳達一個訊息,即中國目前不只是一個「全球要角」(global role),更已是一個「亞太軍事強權」,美國是希望與中國維持建設性與合作的關係,也歡迎穩定、和平、繁榮的「中國崛起」,但過去十多年來解放軍轉型的幅度與實力增強的速度,各民主國家也不應忽視。尤其中國軍事全面發展的方向(如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先前正式公開表達未來將建造航母的強烈意願),在美國眼中看來,早就超出未來應付台海可能衝突所需,且也嚴重影響亞太諸多國家的安全,甚至是威脅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因此,研判只要中共軍力快速擴張,且未減少或撤除對台灣的飛彈部署,以及兩岸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與簽訂「和平協議」之前,美國在全球戰略考量與維護其亞太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未來除會繼續促進和鼓勵中國在國際上扮演負責任的角色外,仍會透過「美日同盟」機制加強與日本的軍事合作,並會依據「台灣關係法」持續售台足夠防衛性武器,以維持台海兩岸軍力平衡,進而穩定亞太地區的和平安全,讓中共無採取軍事手段進犯台灣的任何機會。

(作者姚中原,現任台灣國防部副處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撣塵: 中共正在風乾中被清除
撣塵:「黨代表」
林保華:香港失業嚴重,北京趁火打劫
中共封殺YouTube各方反應強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