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鄭少秋戲份多 疑為吸引女性觀眾保收視

人氣 31
標籤:

  由鄭少秋(秋官)、劉德凱、喬振宇等主演的新版電視劇《書劍恩仇錄》目前正在CETV-3《首播劇場》熱播。與原著及其他電視劇版相比,該劇對於萬亭的身份、乾隆的戲份、陳家洛的感情都進行了改動。觀眾爭議最大的是,乾隆的戲份超過以往,而且鄭少秋扮演的乾隆與喬振宇扮演的陳家洛不像兄弟,更像父子。昨天,該劇主創表示,原著中乾隆與陳家洛相差20歲,這樣的演員搭配最符合原著。

  >>質疑一

  乾隆戲份太多

  很多內地觀眾是因為《戲說乾隆》才開始熟悉鄭少秋,但實際上,鄭少秋的成名作是1979年TVB版的《書劍恩仇錄》。當時,鄭少秋一人分飾陳家洛、乾隆和福康安三個角色,奠定了他在香港電視圈的地位。時隔30年,再與《書劍恩仇錄》重逢,雖然不用分飾幾角,鄭少秋戲份依然很重。在原著中,金庸對乾隆著墨不算多,但是為了儘量給鄭少秋髮揮的空間,劇本變動較大,給乾隆加了很多「前情」,從乾隆登基開始講起,一直到乾隆長大,再把陳家洛引出來。對此,有觀眾提出:「這樣改編乾脆改名叫新版《戲說乾隆》得了。」

  總製片人王鵬舉回應說,劇組花大價錢請到鄭少秋,自然希望他的表演物有所值,觀眾對他的表演也很期待,「首先,增加鄭少秋的戲份是劇情需要。其次,鄭少秋比劇中其他演員更有觀眾緣。平時看電視劇的都是四五十歲的婦女,她們不僅是支撐這部戲收視率的觀眾,也都是鄭少秋的粉絲,劇組這樣做也是為了投其所好,讓她們再看到心目中的偶像。」

  但有觀眾看後感歎,歲月催人老,玉樹臨風的鄭少秋也不例外,「秋官老了,有些皮包骨的感覺。喬振宇又太年輕,兩人看起來不像兄弟,反而像父子。」王鵬舉則說,在金庸原著中,乾隆是陳家洛的大哥哥,哥倆歲數相差20歲,這部戲這樣的角色搭配其實最符合原著。

  >>質疑二

  於萬亭喧賓奪主

  除了增加了乾隆的戲份,該劇還對紅花會老舵主於萬亭的身份做了顛覆性的改變,為他安排的新身份是乾隆的九叔。以此為出發點,引申出兩人的很多對手戲,鄭少秋和劉德凱兩位戲骨不僅有武戲方面的較量,在文戲方面,「陰謀論」家於萬亭也在對陣遠謀深慮的乾隆爺。但是觀眾對這種安排似乎並不買賬,認為於萬亭這個角色的改編沒有做到錦上添花,反而成了贅肉。「劉德凱演得很出色,但是著墨太多就會喧賓奪主,把本該描寫紅花會兄弟之間的事情與陳家洛戀情的時間全佔用了。」

  對此,該劇導演譚友業表示,他詮釋金庸劇的原則是「要比以前的版本有所創新」。金庸作品脈絡清晰,內地的金庸劇在改編上一般採用強化人物的性格,情節設置上沒有多大改變,新版《書劍恩仇錄》改變於萬亭的身份,就是為了強化矛盾衝突。「金庸先生曾經說過,『忠於我的原著就是最好的』。所以,我們在改編的時候,也是儘量保留金庸先生的精神和所有人物的性格。但是,新版《書劍恩仇錄》已經是第六版了,如果全都按公式來做,就沒必要重拍了。」

  >>質疑三

  陳家洛並不專一

  除了原著情結、看鄭少秋塑造新版有血有肉的乾隆等動機外,觀眾在這部劇中最想看到的還有「感情專一」的陳家洛。但是有觀眾反映,在劇中,陳家洛送給霍青桐的玉珮,最後卻到了香香手裡,有觀眾抗議「這明明是感情不專一的表現,與之前的宣傳不符」。

  對此,喬振宇接受採訪時也很不解:「今天也有粉絲問我關於玉珮的事。我感覺拍攝的時候我演得很清楚,陳家洛對霍青桐的感情很專一,他始終沒有愛香香,把她當小孩子一樣對待。」總製片人王鵬舉則解釋說,該劇之前在山西電視台播出時剪輯過,「問題應該出在剪輯上。在《首播劇場》的播出應該不會再出現這種問題。」

來源:京華時報 選稿:王霖

相關新聞
香帥鄭少秋訪台為金鐘暖身
新版《倚天》熱拍 決戰武夷山劇照曝光
喬振宇領銜新《書劍恩仇錄》 鄭少秋再演乾隆
《屋簷下沒有煙硝》摘北影國際新導演競賽大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