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新稻米有助解決非洲糧食問題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4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湯姆森西非報導)開發頑強、適應性高的稻子新品種的非洲研究人員表示,新品種適應範圍廣,能夠為解決非洲的糧食問題,提高非洲國家自給自足能力有所幫助。

非洲新稻米(NERICA)是由非洲農民種植了數千年的短粒稻米和最近從亞洲進口來的長粒稻米雜交而成的新品種。

紅米,在非洲被人叫作“農民大米”。它的特點是對非洲多樣的、惡劣的種植環境有著良好的適應性。亞洲的品種則被稱作是“公務員大米”,其特點是產量高。這兩種稻米雜交後產生了30多種經過認證的非洲新稻米品種,可以在非洲大陸不同的土壤上種植。

非洲新稻米是由總部設在貝寧首都科托努的非洲稻米中心在1971年開發出來的。開發這種產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非洲稻米的產量。經過了幾乎40年的研究與開發,現在,非洲新稻米已經在非洲大陸普遍種植起來了。

*有可能為非洲提供足夠糧食*

非洲稻米中心的研究員穆薩.席伊(Moussa Sie)開發過非洲新稻米中的一個品種,專門用於低地種植。

席伊說,為了應對糧食危機,非洲所有國家都制定了稻米開發計劃。拿布吉納法索來說,非洲新稻米開發出來之後,這個國家的稻米產量增長了234%。馬里的情況也差不多。聯合國糧食機構表示,幾內亞的糧食產量也因此而增加了5%。

雖然取得了這些進步,但薩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的大米進口還繼續保持在1000多噸以上的水平。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很容易受到世界市場震盪的影響,比如2008年出現的糧食價格暴漲。

不過,席伊認為,非洲新稻米品種很多,對增強非洲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能力具有關鍵的作用。席伊說,非洲有著廣闊的土地,完全有能力給非洲人提供足夠的糧食。問題是要更好地開發非洲的這種潛力。

席伊說,開發非洲低地非常關鍵。如果農民能夠把這些地方的產能提高20%到30%,那麼非洲的糧食生產就能滿足需要了。

非洲新稻米最初是為了高原地區種植而開發的,但是,後來根據農民和有關方面的要求,這種稻米經過改造也能夠在低地和水澆地種植。

席伊表示,非洲新稻米可以種植在高原地區,跟玉米、豆角和棉花一起種植,甚至還能夠種植在貧瘠的土地上。這種稻米也能夠適應沼澤地和水澆地。塞內加爾河谷地區的農民就是這樣做的。

*建議制定種子分配政策*

席伊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制定出非洲新稻米所有品種的種子分配政策。

席伊說,應該建立一個制度,讓非洲新稻米的生產者瞭解稻米種子的數量。很遺憾,西非地區還沒有一個種子分配政策,不能夠做出先期規劃,為農民生產出他們所需要的種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議員:神韻帶給中國人民曙光
策劃暗殺奧巴馬 敘利亞裔男子土耳其落網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